在西起祁连山脚下的讨赖河谷,向东延绵至黑山的那一段明嘉峪关长城的中央,巍然耸立着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嘉峪关的关城。
被称为“河西咽喉”,的确是再贴切不过了。这里是嘉峪关山谷中最狭窄的一段,而关城所处的位置,恰恰又是这最狭窄之处位于东西中央的地势最高之处。
这样的选址,让我深刻体会古人在保卫如此幅员辽阔家园时东征西讨的艰辛,以及依势而守的智慧。
明初,国势初定,但元朝余势在西北方向仍未平。朱元璋派征虏大将军徐达带领冯胜等部将征伐。毕竟元军也曾是国家正规军,虽被撵跑,战斗力仍不可小觑。徐达和其他部将征讨方向均失利,唯征西将军冯胜一部获胜。
在班师凯旋途中,冯胜下令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从后,这嘉峪雄关便成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来到关城内,作为西安人,自然而然将这明代边防最西端的关城与长安城联系对比着来看。
显而易见地,两城的战略地位是最大的不同之处。
作为国境线上最前沿、最重要的关城(似乎没有之一),嘉峪关关城抵御的是来自关外广阔西域,一直对关内垂涎欲滴、虎视眈眈的蒙古、藏、回鹘等游牧民族。
长安城,则是西北方向上国防的最后一道防线,长安城破则中国就门户大开了。历史上,汉代时的匈奴人、唐代时的突厥人,就都曾兵临长安城下,汉文帝和唐太宗只能用和亲、立盟的方式求和。难怪,中国历史上诸多朝代都有着筑墙修城设关的强烈的防御意识。
然而,嘉峪关关城和西安城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年,征虏大将军徐达西出黄河征讨元军余势,入陕后元军逃遁,徐达占领陕首府奉元城,随后朝廷将奉元改名西安。于是,西安此名沿用至今。其实,这里自唐之后,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早已不再称为长安城。一再被民间称为长安,其实只是人们对盛极一时唐长安城无法追回的怀念罢了。
随后,徐达率部追讨元军至塞外,遂在嘉峪关设关建城。同时,朱元璋本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原则,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遂有了如今的明西安城。故而,嘉峪关城和西安城是同时期的建筑设施。
站在嘉峪关关城上,极目望向关外,一片荒莽无垠的戈壁,了无生机。对于古人来说,踏出关城,就是踏上了生死未卜的战场,踏上了不知何时能归故土的征程。
守关的将士,常年远离父母妻儿,将一腔热血洒在这大漠荒壁之中,那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关城内游击将军府卧房门口的一幅楹联,恰恰体现了这样的情怀——不悲镜里容颜瘦,但喜心中疆域宽。
心中有疆域,眼中已无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