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无需回应式友情”,说的是现在很多朋友的相处,不用刻意去聊天,也不会时不时地去联系。但是这并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感情,想发消息的时候不用问对方在不在,也不会在意对方会不会回,甚至是聊着聊着某一方不见了。然后聊天的时候,彼此依然是当初那个感觉,依然是时刻惦记着对方。
然而有幸的是我有一个和我从做对门开始的闺蜜。
小的时候,我们会一起上学,一起放学,一起去撒野,甚至一起洗五点多的洗澡花瓣的澡。
高中的时候,我们因为考在不同的学校,因为通讯的不方便,也因为课业的繁忙,我们没有了孩童时的肆无忌惮和一起的谈笑风生。但我们会隔一段时间,彼此释放自己的压力,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也会讨论说自己哪一科学得不好,为他不知所措的焦虑心情。因此我们会彼此安慰,再次上路。
熬过了艰难的高中,进入大学,我记得我们开始网购的时候,还用的是同一个淘宝账号,我们会高兴的跟彼此说我想买这个,你去淘宝上看一下。现在想想也是挺不可思议的,有两个这么傻的人。但现在回想起来是那段时间,这件事真的是弥足珍贵,往后也不会有了。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会选择一个短暂的假期不远千里,坐着呼哧呼哧的绿皮火车,只为想去对方的学校看看,看看彼此的生活环境。虽然我们都是打着两个人凑到一起去浪的名号,我们也不会说什么煽情的话,但就这么挂念着。
现在的我们自从步入社会以后,我们选择了不同的城市,在不同的领域,在同样的为生活奔波。我们有了更多的羁绊,我们要奔波在上班的路上,我们还要学习这个社会的各种生存规则,我们该以成年人的方式去生活了。我们偶尔会联系,但因为你职业的特殊性--护士,所以会经常得不到回应,但是等过了几个小时甚至是一天再回复的时候,依然不会觉得尴尬。我们也会在说想买什么什么护肤品哦,但是好贵啊,对方都会说买买买,女孩子就要对自己好点嘛。也是损友本友了。也许到最后我们都没舍得买那个护肤品的时候,就会在彼此生日的时候送给她。在我的想法就是,我工作了,我有能力了,我也可以宠着我的朋友了。这种感觉比给自己买东西还开心。
朋友不在多,三两好友,一个电话,不管多晚,只要有事,只要不开心,她一直在;说想去哪玩的时候,会提前安排好时间;甚至一起逛街的时候,手挽的也是你,男票那天只是去负责提东西的。
于她,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