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省
在今晚短暂的课程结束的时候,自己有一点点小遗憾,准确地说是两点:
1. 最后一个环节,我应该毫不犹豫,看着Carol的眼睛去感谢她在台上帮我解围,但是我在等待,在犹豫,直到错过了当面感谢她的机会。
这让我想到,有时,我常说美好的事物值得等待,我也是那个能够耐心等待的人,这又何尝不是我的舒适区呢?更多的时候,等待让我错过了表达自己的机会,徒增了些许遗憾,我觉得机会有两种,一种是你及时站出来把握住的,另一种是稍纵即逝的机会,这种机会总因为种种原因错失让人悔憾。
2. 没有第一时间做好准备站出来,在候场的时候就应该找到自己的角色直接在合适的时机加入就好了,反而是头脑一片空白把自己当作了旁观者,而不是一个演员,不是团队的成员之一。舞台上的伙伴们, 他们也没有讲很搞笑的笑话,也没有故意说滑稽的话,但是每个人都很投入,都非常有代入感,在主导-跟随-主导-跟随的身份不断变换的过程中,带给台下的观众此起彼伏的欢乐。
我是你们的一员,我要突破,要克服自己不擅长的,做更好的自己也做你们更值得信赖的伙伴。
说说今天做的游戏吧~
打招呼强化版
简而言之就是用自己的名字做自己的动作呼唤对方的无缝衔接版,当熟悉自己的动作和伙伴的名字和动作之后,这个过程就会让大家越来越有默契。
我们是一个人
这个游戏超级有趣!
Round 1
我们从最常见的一个场景切入演示这个游戏:男女交往。
现场只有3位男生和12位女生,所以第一次分成了两组,男生想象着平时兄弟之间三五成群“勾肩搭背”地场景,女生则是彼此挽着对方的手一起逛街的场景。
男生女生第一次见面会说些什么呢?这时候我们三个男生先开始说话,“Hi 你好呀!” 但是,我们三个要一起说出一样的话,所以这个过程,我们是一个人,必须说的都一样,Hi,你好,你好呀都不行,大家必须是一个人,这是这个游戏的魔力所在,当你和你的伙伴有了说出同样的话的默契,像是双胞胎一样,这感觉很爽的。
Round 2
十四位小伙伴分成3人一组,共5组,每次选一组在台上成为“一个人”,其余的4组在台下做观众,并且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你喜欢的女朋友是什么样的?你的爱好是什么,为什么……
然后三个小伙伴就在台上扮演一个人去回答这个问题
Round 3
我们十四个小伙伴分成两组,互相抛问题,轮流来扮演一个人
Round 4
我们十四个小伙伴就是一个人,接受船长的拷问
最精彩的部分在最后一个环节,十四就是一,一就是十四,船长有个二问题是说:“如果你有五个小孩,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老大叫小明(这个过程其实很缓慢的,老……大……叫……小……明……)老二叫小小明(也是缓慢的,老……大……叫……小……小……明……)老三叫小小小明,……之后老五叫什么我就不说了,相信你也能感受到我们的默契。当然从老三开始,大家的笑声就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声音越来越打,速度也越来越快,直到叫出小小小小小明的名字后,那种酣畅淋漓的爽感,简直不摆了。
大家感受这个成为一个人的过程,这个过程我觉得很有趣,也很有启发和收获。有些人有想法反应快,会主动去主导,声音更大,主动探头出来唤起其他伙伴的注意,有些人会主动去模仿和跟随,有时候主动的大家会打架,就得有人退让和配合,又有时候大家都谦让到尴尬,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彼此熟悉对方,逐渐建立信任感和默契的过程。
我们每个人都会去回味,小小小小小明的那种畅快,但是生活和工作中呢?有没有让你想到没完没了的冲突不断的会议,因为意见总不一致,因为总想别人听我的?每个人都争着抢着表达自己,却忽略了倾听对方真的想表达什么。有没有想到和你的伴侣,你的小孩,你的父母相处的场景呢?我们是不是着急了点,太过想要去主导,而没有给他们主导的机会呢?
我是群演
这个游戏让我们尝到了挫折的滋味,不好受,每个人都在反思,我们哪里没做对,我们哪里应该可以做的更好。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只玩了一轮,不过如果时间充足,我觉得下次再庞大的团队,我们也可以演的很好。
7个人一个小组 两个小组分别进行表演,规则是这样的:
7个小矮人一起登台之后,一个人先独角戏,其他小伙伴在旁边候场,第二个人无论是谁,准备好了都可以去和第一个人搭戏,然后第三个人再在合适的时机和前面两人搭戏,依此类推到第七个人加入前六个人的戏,然后再从第七个人开始逐渐退场,第六个人,第五个人……这样再回到独角戏,然后收场。
这个环节第二组的小伙伴比我们出色很多,且不论有些小伙伴突破了自己,选择了平时陌生的角色,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个场景的切换,每个新加入的演员,都有自己的主导力,在这个戏里面发挥了自己的关键作用。当然,这也离不开“群众演员”们的配合,每一场戏的主角,都是下一场戏的配角,在退场的时候,每一场戏的配角,又逐渐地变换为主角。你不记得没关系,你的伙伴一定会记得,一定会配合你的,这种生活中难得的信任感,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今天船长提到了一个概念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这个“变换的领导力”翻译起来有点蹩脚,可能和我们平时工作生活中的传统观念和习俗有些格格不入,比如:家里面我妈当家,公司里领导说了算,有种皇上错了也是对的,也要听的感觉不同。你的领导力是在变换着的,随着团队目标的变换而变换,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相应目标里的主角,也是相应目标里的群演。
生活工作中,我们有时候是不是也可以放下身段不摆架子,配合团队里的伙伴演好一出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