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在单位我做过一个统计:
1、你最喜欢读的书籍包括杂志是什么?
小说里有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还有《穆斯林的葬礼》,杂志类《读者》和《青年文摘》高居榜首。教育类的图书好像只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100条建议》。
2、你多长时间读一本书?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
回答两个月占80%。
其他问题不再一一列举。单就以上两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读书应该读什么?为什么读?
有次学校检查老师的读书笔记,有的数学老师抄海子的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还有的老师抄2011版的新课标,从序言开始抄起,一本课标整整抄了一学期。
还有的直接让学生替抄写......
看到这一刻,我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读书真的很累吗?在老师们眼中读书很难吗?
有人认为书太贵,2017年学校曾出台一项规定,每位老师每学期可以持购书发票报销两本教育类图书钱。可是没有人来报销过。学校曾经强制每位老师必须订一份教育类报刊,很多老师订的是《XX学生阅读》、《学生学习报》,为啥?价格便宜,可以让自己的孩子看。
著名校长汤勇说:当下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不读书,最应该读书的教师群体,却成了远离阅读的一个群体,而其中最该读书的年轻教师,更成了一个疏于读书、荒于读书或者根本不读书的群体。
这难道不是教育的悲哀吗?教师自己不爱阅读,不能作为表率,我们还怎么教育学生热爱读书,还能教育出爱读书,喜欢读书的学生吗?
把读书作为一种负担,视做读书笔记为任务,天真的认为读书是领导在没事儿找事儿的那一部分老师,殊不知,自己已悄悄的被落在后面了。可是,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人与人的差别会慢慢显现出来。
彭小六在《洋葱阅读法》说道:读一本书,能把其中一个方法应用到自己生活中,去改变自己,那就是收获。
所以,如何读书呢?
第一,坚持主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开展阅读。把相关问题研究透彻。可以列举几个主题,有计划的推进。
第二,坚持学以致用。读完一本书,至少选择一种好的做法运用到自己生活中,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读完之后,热血沸腾,恨不能晚上不睡觉,结果不到三天,该喝酒喝酒,该打牌打牌,一切照旧。用老百姓的话,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第三,读书要有时间限制。至少每天读书两个小时,每周读完一本书。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至少要读相关资料一百本书。如果一年才读一两本,恐怕要有姜子牙的寿命。
第四,书可以浏览可以精读。有的书需要反复读三五遍,有的书可能只适合浏览。具体要自己判断。
和比你更努力的人在一起,你会进步很大,反之,跟着臭棋篓子下棋,可能成为升级版的臭棋篓。愿大家一起读书,一起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