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10月,我已经看了杭城100多套房子,虽然没有踩在最低点入手,不过也算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段时间我曾逢犹豫不决的朋友就劝:“赶紧买个房吧” ,今天看来,虽然那个时候初入职场还比较稚嫩,不过好在没有坑人,当时上了车的朋友,现在手上的房子基本上都增值了不少。
直到今年3月,楼市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摇号抢房热潮,在限购限价政策下,新房和二手房的价格出现了严重倒挂,“摇到一套房,即赚100万”变成了世人皆知的楼市民谣,尽管我也有这个冲动想借钱抢房,但隐隐感到不安。
楼市太疯狂了,甚至出现了这样的新闻:5月27日,杭州某楼盘验资排队超过一公里。
我的同事小A,刚毕业不久,手上没有多余的存款,但通过贷款、借钱、信用卡、借呗等各种方式凑够了两套房子摇号的首付,津津乐道地跟我分析:“一套89方的新房,开发商定价1万5,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已经到了3万,如果两套能够摇中一套,等于赚了130多万。”乍一听确实在理,可是小A只关注差价带来的收益,但是没有分析自己的收入能否负担得起借来的首付以及房子剩余尾款部分的贷款,更何况很多新房在出售的时候并没有交付,等拿到房产证已是2年后的事了。
那段时间,经常刷到这样的新闻:
老人退休后又干起了滴滴司机,为的是给孙子攒首付买房。
以及这样扎心的言论:
“如果要结婚了,双方父母和长辈的‘六个钱包’能一起凑出首付,建议还是买房好”
尽管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房子迟早是要买的,房价的增长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现象,晚买不如早买,但是以牺牲父母甚至祖父母的生活质量和养老钱换来安身之所,是否值得。
这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所以年轻人,我想劝你别急着买房。
刚需尽早上车
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什么是刚需?很多人对刚需有误解,认为首套房就是刚需,还有的认为买房结婚就是刚需。其实,刚性需求(Rigid Demand)是指在商品供求关系中受价格影响较小的需求,也就是说,房价在一定范围内的涨跌我不care。有朋友对我说,你的房子买的是时候,已经涨了XX万了,但涨了又如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是用来住的,并不会交易,因此市场的价格对我来说没有意义。
“尽早”的时机很重要。如果是刚需,那就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买入,关于这一点可以参考很多公众号,专家分析,宏观政策等。今年9月,杭州某楼盘的摇号中签率高达93.9%,可想而知,时机有多重要。
守住你的信用
如果你已经准备筹集首付款,那么就请先分析一下自己的偿债能力:我是否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我的收入是否能够承担每月的负债。如果首付款来源于亲戚朋友,那么给他们一个期限,多久我将偿还这笔钱。在今天,失信的成本越来越高,一旦进入失信黑名单,未来将寸步难行。
生活不是只有房子,还有诗与远方
最近被李健老师实力圈粉。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没有买房子,我觉得买吉他比买房子更快乐”,尽管很多人吐槽不买和买不起是两码事,但是租来的房子依旧能把日子过成诗。美好的生活与干净整洁的书桌上一杯认真烹制的咖啡有关,与一尘不染的玻璃窗前一盆初开的茉莉有关,与温暖柔和的落地灯下一本心水很久的诗集有关,与温馨素雅的桌布上一份健康营养的晚餐有关……
而房子,最后发现,与过得好不好,真的没太大关系。
ps:关于一些疑问:
1、别急着买房不等于不买:我的很多朋友连房子实际位置在哪都不知道就直接签了购房合同,事后后悔太冲动,没有好好思考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资产配置状况;
2、刚需要评估到底有多『刚』:工作生活都比较稳定或者孩子需要上学等,这就是刚需了,既然对价格不敏感,就选择好的时机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