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笑笑,这是我的第95篇原创教育笔记】
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威廉·詹姆斯
早晨7:50分收到一条短信: “王老师,东东想赖皮不来,迟点送来。”9:10分又收到一条短信:“王老师,东东请假一天。”天气转冷,总是会有孩子陆续感冒发烧,东东体育不错,可是也是个“小病号”。这个聪明的“机灵鬼”,这次又借机不来上学了。我先打了一个电话,和他爸爸进行了沟通,最后共同发现了孩子就是遇到困难就想逃避的心理。
确实,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心弦。要使孩子的心和老师说的话 发生共鸣,老师就需要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孩子的另一面。家访,带着暖心的温度,就这样开始了。
今天是我的生日,天色已暗,吃过晚饭,儿子一定要像个膏药一样粘着我,只好带着老公这个司机和儿子一起开始了这次家访之旅。
一进他家门,孩子的父母已经准备了一桌子满满的水果,孩子亲自切了梨准备好迎接老师,我观察到家里贴着孩子的书法作品,还有平时每周发的表扬信,一次“走心”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
一.身心健康是优秀的基础
我们从东东一年级期末考试的双百分谈起,说到了孩子在运动会中跑步第一名,在武术比赛中屡创佳绩,还有在书法中的小荷露出尖尖角……都证明了孩子在学习上的天份。可是,在和优等生之间,学习上为什么始终有距离呢?原来是孩子在身体生病的时候同时心情也浮动比较大,学习态度上就有所松懈,做事情只追求完成的速度而不追求“质量”。
家里妈妈做生意比较忙,爷爷奶奶偏溺爱,父亲性格也比较温和,孩子在学习上始终裹足不前,甚至经常出现缺课的情况。他爸爸回忆幼儿园阶段也经常会因为生病缺课,所以有时候孩子感觉心情不舒畅的时候就耍赖皮不愿意上学。二是我分析了孩子缺少对学习的责任感。妈妈说,孩子缺少上进心。其实从孩子早上因为迟了一点就不愿意上学的表现来看,孩子还是很有上进心的,但是因为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所以会发生很多对学习不利的行为,尤其是因为心情不好而不愿意上学就像一道裂缝,让这样的行为屡次发生。
我再三叮嘱孩子,当你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可以寻求恰当的方法,比如运动或者让父母带出去旅游,或者给学校心理信箱写一写悄悄话……同时一定要告诉自己,学习是辛苦的,我们需要战胜它。
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三个步骤。
“三年级效应”,是指孩子入学后面临着重复教学,课堂上极易走神、不注意听讲,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面对“三年级效应”,我们该怎样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
第一步:耐心发动,逐渐加速。
认识到写字潦草、做题马虎这些毛病,就在写字、做题时严加注意,确保字字工整,题题复查;意识到了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就自动自觉地克服;制订了学习计划,就定时定量地去完成;决心使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全班前列,就要千方百计地挖掘自己学习的潜能。
第二步:控制时空,约束自己。
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响。比如,一个小学生,已经认识到打游戏机的负作用了,不想再打游戏机了,可是,一走近游戏厅就忘乎所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
因此,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还不十分强的情况下,应从控制自己的活动时间和活动空间入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三步:偶有偏离,及时调整。
许多同学自制力比较差,在好习惯形成过程中,或者在坏习惯克服过程中,容易出现反复、拖拉、敷衍、放任等现象,容易出现跟着感觉走的现象。这就要求自己要严格监督自己,发现偶有偏离,立即作出调整。
临出门,东东妈妈看到我儿子喜欢吃番薯片,一定要让我带走,说是自家做的。此时此刻,体会到了父母对孩子满满的心意,吃着番薯片,感觉味道确实特别甜贴别脆。从这个小小的番薯片里,我也感受着家长的支持与信任。
春天又一次欣欣向荣地走来,太阳又一次蓬蓬勃勃地升起,从今天走向明天,从这里走向远方,我愿做冬日的那一抹暖阳,不断行走在教育的第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