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拿到了学生卡,之前一直想去的卢浮宫可以免费进了,法国的大学生会有很多福利,可以说不仅是大学生,从18-25岁的年轻人都可以享受到福利。
卢浮宫确实是法国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博物馆也确实很大,可以看得出确实是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慕名而来,可能是为了一睹蒙娜丽莎那抹神秘的微笑,也可能是为了感受断臂维纳斯的残缺美。
我们知道就算一天的时间也不一定能够走完整个博物馆,即使是走马观花,游园赏画一般的看也是一样。于是提前准备了午餐,吃完以后十一点就出门了。
做饭的时候突然就想到了故宫博物院,好像很久之前就有人用故宫和卢浮宫进行比较,是因为它们都象征着一个国家吧?是因为都曾经作为王宫吧?也可能是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吧。
上了高中之后我曾不止一次的去故宫,甚至晚上的时候去爬景山,登上万春亭,顺治将“万岁山”改称“景山”,康熙帝也曾赋诗“云霄千尺倚丹丘,辇下山河一望收”,就可以见得当年的景山是,可以将北京城景色尽收眼底、如同泰山一般一览众山小的存在。就算是现在我其实还觉得景山故宫那一片是一小片“净土”,唯一一片没有被高楼大厦吞噬消灭的小盆地。在那儿虽然白日有着数不清的游人和闪光灯,也有在胡同口和人大声对骂的大爷,可一到了晚上,故宫几乎不会有的灯火辉煌,让这片地方重新归于平静,就好像北京真的回到了北平,光亮是属于几公里外的夜生活的。
今近年来,故宫的新院长用“风生水起”来形容也不为过,“创新”、“改革”、“敬业”、“榜样”......这样的词不断的涌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去认识他,回想起来单霁翔这个名字好像也是我印象中所认识的第一个故宫院长。
当时故宫文创刚出来的时候我也是激动一时,为那些设计并且创造出来这些小物件的人而感到骄傲,但也因为价格而望而却步,纪念品和衍生品对于每天都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好像看起来有些无用又多余,可对于外出旅游的人来说,带回家的东西或许像是一座比赛得来的奖杯,像是地图上一张小旗帜,只是象征着经历和回忆的承载体。但我现在在想,如果有一只“故宫猫”摆在桌子上,我可能还会觉得那是一种乡愁吧。
但故宫所做的远不止这些,“角楼咖啡厅”、“故宫火锅店”、“上元之夜”的故宫首次夜晚开放灯光秀,在社交网络上都赚足了流量。有人说咖啡店很有创意,有人说咖啡与故宫的气质不符;有些人说火锅店很有氛围,有一种大气的感觉,有人说价钱死贵,排队好久,味道一般;有人花1500块钱去买“上元之夜”的门票,也有人看完之后说像是迪厅灯光一样low。
我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觉得有一点不适,看着故宫变得越来越热闹,心里却有点失落,总感觉它好像变了,我从来没有去过角楼咖啡厅也没去过火锅店,总觉得那里定是充斥着浮躁不安的。
有时我觉得我们人就是不好满足,总有各种各样的要求和不满,之前故宫冷清的时候,有人指责,现在故宫热闹了,又觉得喧嚷了。
“卢浮宫外面也有一个大型商场啊,里面还有LV呢。”
卢浮宫里也是很多的游人,各种肤色、各种语言混杂着交织着,我仿佛能看到地图上的一条条线,在金字塔底下汇集,他们又带着对一个国家、一种文化的或深或浅的理解,又去往不同的方向。
我们带着本身的中华文化去“欣赏”西方的油画雕塑,显然是有种格格不入和孤独,心中有期盼着能找到些“东方”的蛛丝马迹。我记得我们看的第一个展览是版画的展览,我觉得自己从来没看到过如此精细的做工,在金属板上,细致到如果没有灯光几乎看不出有雕刻的痕迹,印出来的效果也是理所应当的细致自然。我当时就想起来自己之前看过的年画版画,中国的版画多为木板,所以我也几乎没看到过金属板版画,我会记得版画师傅要从选材、浸泡木材、曝晒、切割,到雕刻,上色,错一步可能都会毁了之前所有的努力,所要花费的时间甚至要以年来计算。最后变成一张张年画,当年画贴上墙的时候,就知道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中国的文化我们能看得出灵魂,是因为我们能感同身受,这可能就是共情。让我们这么快的去认识卢浮宫里的壁画、雕塑、刀剑遁甲......
这可能就需要我们真正花时间去做更多的准备,去了解更多的历史背景,也要在这个国家生活更长时间才可以做得到吧。
其实不论是去哪儿的博物馆,都应该提前了解其中的故事,而非走过看过,我甚至每次从故宫出来的时候也会有后悔,即使只是古建筑群,我也会想自己为什么不再看一遍明清历史再去故宫。所幸卢浮宫还可以去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