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的人总在刷社交软件
今天闲下来了了,仔细想了一下,为什么现在花费在微博,知乎,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时间越来越多了?记得去年有段时间,因为好奇去下载抖音玩了一段时间,本来十几秒的一个视频刷着刷着就刷了一个多小时,放下手机后觉得自己很空虚寂寞,别人的生活那么精彩,自己的总是乏陈无味,这样的日子大概持续了一个月后我把抖音卸载了,因为抖音带给我的不是快乐,而是偷走了许多的时间阻碍了花费其他事情的时间,卸载后也没觉得生活少了什么,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高兴的。而对于微博这个社交软件,从自身体验上看,话题越来越趋于低级趣味,一个明星哭了笑了都可以成为广大网友讨论的话题,某某结婚了,某某怀孕了,某某谈恋爱了,这些事情不是很正常的吗?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有这些事情的发生,只是因为是公众人物就要被很多人去讨论,不喜欢这个人了骂两句,喜欢这个人了吹几句彩虹屁,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些事情与自己有多大的关系呢?其实一点关系也没有,后来想了一下,人们都有一个好奇的心,总是想去窥探别人在干什么,或许去模仿或许就是看看打发无聊的时间。
无聊的人都把时间贡献在社交软件上,总是期望能得到别人的关注,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感,就像有些男孩子总会炫耀自己谈了多少女朋友,企图说明自己有多大的魅力,自己多么优秀,演示自己的自卑心理,但这样的炫耀背后是这个人对待任何事情都是一种猎奇者的心态,干什么事情没有定性,太专注自己,遇到事情总是最靠不住的那个。今天看到微博上某某哭了,吸引人想去看看为啥哭了,哦,原来是这样的事情,这样的话题营销多了难免会厌倦,就萌生了卸载微博的计划,因为最近确实工作比较清闲,下班后的时间全部花费在社交软件上,就觉得自己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浮躁,什么都想去学习,什么都学不进去。突然有个机会可以展现自己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什么都不会,这个时候对自信心的打击是很严重的,就又开始计划以后一定要怎么做学习什么,其实就像减肥一样,口号喊得很响,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因为无聊才愿意把时间花费在无聊的事情上,那么当你在无聊的时候想着读一本书,时间的积累就能读很多的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是不是可以想和别人交流一下,这样表达能力不就有所提升了,每一次的讲解都会觉得下一次会更完美,那么是不是记忆力也变好了,总是能记起许多有趣的片段。抛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生活的很精彩。当天气好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去公园,操场锻炼一下,你会发现原来这么多人都在很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