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跟你分享段永朝对2016年的总结思考。
段永朝是财讯传媒集团首席战略官、网络智酷总顾问。应“得到”知识新闻工作室的邀请,他为我们独家提供了《认知重启:机器,正在唤醒我们对万物互联的久远记忆》这篇文章。下面我们就把他的这篇文章跟你分享。
这篇文章主要跟大家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讨论的未来,在工业化奠基的哪些东西成为不可逆的,成为不可改变的?
第二,30年以后的人和现在的人,哪些关于人的最本质的东西,还会继续存在?
第三,最重要的,在未来的过程中它存留着多大比重的过去,后天到底存在着多大比重的今天和多大比重的昨天?因为不存在着一个没有昨天和今天痕迹的后天。
首先,我们都同意互联网极大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但对很多人而言,这是否仅仅是“器工术数”层面的变革?会“伤及”“根本”吗?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可能比较“极端”:我认为互联网几乎可以说是在“再造人类”。
一是在技术上再造人类:基因工程、纳米技术、信息科技与认知科学的聚合,就是这一可能性的现实路径。这个维度不管我内心如何挣扎,甚至多少有点不喜欢这个维度,但它终究会来。
二是在人伦/人格上再造人类:紧接着上一种可能性。伴随器官移植、生命干预、精确医疗、赛博空间的进一步发育,人格是否会分裂,人伦是否会瓦解?这一点我也认为势不可挡。这就是我常说的“人有八条命”,以及“互联网是‘命理学’”。
三是在社会/政治上再造人类:社会组织方式、家庭组织方式、价值观、权力观,一切都基于虚实结合的社会网络、连接一切之后的数据共同体、人机共同体。社会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的一切准则,统统需要重新来过。
四是在艺术/哲学上再造了人类:告别确定性世界,告别主体性艺术,进入悖谬世界,也就是高纬度世界。
那么,在以上这些转变彻底变成现实之前,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为这个世界的巨变,做好思想准备?路径上,当然不可能是传统知识构建的套路。
所谓“传统套路”,我指这样一些特征:相信有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存在;相信人可以“抓住它”,“认识它”,并“驾驭它”;相信这样做,是唯一道路,是“善”。这样一种信仰,其实是柏拉图以来西方思想的主要脉络,这不是“错”的,只是“不够用”。需要另一种“构建”的成分,即神性的、灵性的传统。这是西方丢失的传统,也基本是东方(典型如中国和印度)的传统。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留存”下来?我的答案是,只有一个Zuo。互联网让我们进入了“群zuo时代”。《黑镜》系列剧,所展现的就是“群zuo”的场面和由此而来的种种冲突。Zuo,不会变,可变的恐怕是人们看待zuo的方式。
有文字以来的文明构建,偏爱确定性,基本覆盖文字发明、定居、祭祀以来的万年传统。这一传统暗含的隐喻,就是追寻确定性。我想问的是,这一心智建构的重大转变,是如何发生的?
我尚不能断定,采摘狩猎时代,甚至更久远的茹毛饮血时代的人,是否也醉心于“确定性的寻求”,但我坚信,寻求确定性的努力,起始点一定不限于所谓“文明的开端”。直立行走、学会用火、食谱革命、语音时代,这些横跨百万年之巨的演化史,如果统统笼罩在“确定性的苦苦寻求”的话,至少我们对这个历程的认知,极为贫乏,而我想猜测,人类其实经历了漫长的“不确定性的忍耐、恐惧”,渐渐转向“确定性的寻求”。这到底是如何发生的?何种情境?何种路径?不能回答这一问题,我认为就难以理解互联网即将带来的千年巨变。
为什么这么说?举一个例子:万物互联。
这几年互联网热词频发,人们轻易就可以罗列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分享经济、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一大堆新鲜玩意儿。“万物互联”,可以说是这些热词的总代表。人们期待,互联网将带来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万物互联的景观;人们期待,人将透过万物互联背后奔涌不息的数据,重新构建对这个世界的感知、认知;人们相信,这势不可挡,但值得向往。
万物互联真的是“新”的吗?
只要把目光回溯到洪荒年代,万物互联这种情状其实比比皆是。原住民认得方圆几公里内枯木腐叶丛中上百种蘑菇;山民叫得出每一种鸟儿的名字。这些场景随着定居生活日渐消磨殆尽。人被自己圈养了,与万物隔离了。是不是可以说,万物互联其实是远古时代真实的生存景观?只是我们的认知结构,将其固化为今天的这个模样。
所以,我觉得互联网正从另一个维度重新唤醒它。唤醒我们对万物互联的久远记忆。只是这种唤醒的方式,或许充满荆棘,也充满惊悸。
以上就是段永朝的思考,供你参考。
特约撰稿:段永朝
讲述:于浩
本文为老卢整理的微商读书笔记,原文地址:http://www.laoluv.com/weishang-chongdian/643920170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