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提奥:梵高传》|天才还是疯子?

读完《致亲爱的提奥:梵高传》,一声叹息!

未读这本书之前,对梵高是知道一点的,当年老板的德国朋友来访,老板指定买梵高《向日葵》的苏绣送他,记忆犹新。实话说,那时,梵高的画,我欣赏不了,同样是《向日葵》,我更喜欢莫奈的。

向日葵 梵高

知道梵高是闻名于世的大画家,不知道他27岁才立志以画为生;知道他死后成名,不知道他仅仅活了短短的37年;知道他生前潦倒,不知道他10年绘画之途是如此艰辛悲苦!

他是天才吗?天才也要经历十年的历练?他是疯子吗?为什么字里行间却有着哲人的思想火花?不疯魔,不成活,为什么他的现实世界却是如此悲摧,无路可走?

如果你也想一探究竟,就读读这本《致亲爱的提奥:梵高传》吧!

提奥,提奥•梵高,是画家梵高(文森特•梵高)的亲弟弟,比梵高小四岁,自出生起就是梵高最亲密的亲人。

《致亲爱的提奥:梵高传》分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提奥的遗孀约翰娜•梵高追忆梵高短暂的一生;后半部分是梵高写给提奥的书信。

梵高自19岁时就开始给弟弟提奥写信,一直到生命的终点。幸运的是,这几百封信被完好地保留下来,是我们所能得到的了解梵高最翔实的史料。

梵高于绘画是有天赋的,这种天赋应该说是骨子里的喜爱与敏感。他的母亲热爱绘画,几位叔叔是画商,从小耳濡目染,虽未专门训练,偶有动笔,随心而作,却也有模有样。

只可惜起初一直并没有在绘画上潜心求学,之所以于27岁决定以画谋生,纯粹是穷途末路下的无奈之举。而此时,梵高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他要画的是彰显生命力的“后印象派”画作,为当时的主流画派不认可。

16岁时,梵高在叔叔的引荐下到叔叔做高管的巴黎古比尔画廊海牙分店,成为一位艺术品交易员。他有见地,受器重,20岁时被派到古比尔公司伦敦分店工作,收入、前途一片阳光灿烂。

22岁时因情感受挫,抑郁悲痛,被叔叔调派到巴黎古比尔总店工作,因不愿违背本心向顾客兜售他认为画得很差的画作,23岁时被古比尔公司解雇。

在古比尔公司工作前期,正值大好青春年华,能接触到自己喜爱的伦勃朗、米勒、博斯博姆等名人画作,余瑕又能读自己喜爱的《圣经》和莎士比亚、维克多·雨果、狄更斯等人的作品,梵高如鱼得水,他与提奥往来的书信中多是交流对画作的探讨和读书心得体会,他写道:“多么充实的生活啊,感谢上帝的赐予!”这段时间的积累,为他日后从事绘画,排解苦闷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从1876年4月被古比尔公司解雇,梵高就陷入了迷惘,生活也日渐艰难起来。先做了两年教师,随后决心从事宗教事业,像祖父和父亲一样做一名牧师,又因要学习数学、拉丁语、希腊语等大量基础课程遭受挫折,未能取得毕业任命书。

1880年10月,27岁时,在提奥的鼓励下,前往布鲁塞尔,开始了学画、以绘画为生的生涯。

这一画就是十年,虽然弟弟提奥不遗余力,物质上给予支持,精神上给予鼓励,虽然梵高也一再给自己打气,但坚持了这么多年,画作依然无人赏识,三十大几无家无业甚至连自己也不能养活,几乎每一封信都向提奥诉苦,要钱,或者告诉提奥钱收到了。

1889年,他孤独一人在法国南部阿尔勒时,接到《月亮与六便士》的原型,当时已有名气的保罗·高更的信,高更因为生活的变故“不出一个月时间,我就会一无所有了。一无所有会给人沉重的打击……上帝啊,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钱的问题是多么让人难以启齿啊!

这种难以启齿没有谁比梵高更有体会了!常年的难以启齿而又不得不启齿,不能不让人焦虑失落悲观,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在1889年的信中,梵高写道:“我经常会感觉到非常沮丧……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为绘画花费了太多,却没有任何收益,甚至无法收回成本。然后我就会非常难过,我的年龄也是个问题,现在很难再开始别的事情了。”

信念的毁灭是致命的,何况更伴随着疾病的折磨,梵高越画越力不从心,越画越绝望,在1890年7月10日的信中,他表达了对会成为提奥负担的担忧,又说:“所以一旦回到这里,我就会再次开始工作,尽管刷子几乎会从我的手里滑落。”这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状况,17天后,这个天才画家举起手枪射向了自己……

读懂梵高才能读懂他的画。提奥说他是“那些经历了时事变迁而遗世独立的人,会被一部分人欣赏却不被大众接受。”作为一名画商,他独具慧眼,作为身体里与梵高流淌着同样鲜血的一直陪伴着梵高的弟弟,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梵高。

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等到梵高被哪怕是“部分人欣赏”的那一天,更无法享受被誉为“后印象派之父”的荣耀,画作动辄拍卖出几亿的富贵。

提奥原本虚弱,受哥哥悲惨离世的打击,随即崩溃,于1891年1月25日,仅仅六个月后,追随他亲爱的哥哥而去。

兄弟俩一起长眠在梵高最后画《麦田上的乌鸦》的地方——奥维尔小城金黄色的麦田中,在麦浪温暖的怀抱中恬静安然,没有饥饿,没有严寒,没有世人的冷漠,再也看不见乌黑黑惊悚的群鸦袭来……

如果没有约翰娜不懈的努力,梵高也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向这位伟大的女性致敬。

“在悲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或许这是我们每一个不被理解的灵魂更应该坚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梵高27岁开始自学绘画,在此之前,他从未正式拿过画笔,更别说受过任何科班训练;然而,他从学艺,摸索找到自己的风格,...
    农夫苹果园阅读 2,280评论 2 29
  • 风早有约当秋天吹起号角一阵风追一阵风往赤道狂奔比拚是你还是我落下第一场雨 叶子换上彩装就位随风追逐比拼是你还是我飞...
    红尘久客阅读 264评论 4 11
  • 日精进424天 体验入: 上一星期波澜起伏的经历,使自己在这一星期开例会时醒悟:借团队的智慧更容易突破自己的局限思...
    宇宙之爱黄昊贵阅读 308评论 0 0
  • ​ 今天各大指数全部大涨,创业板的涨幅近3%。这岂不是和我周五和周末唱空的观点相违背? 这不违背,我对上证指数后期...
    股小咖阅读 412评论 0 1
  • 梦海扬帆心启航,真情摆渡 游江翻波水追浪,假意推舟
    上官子玉阅读 205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