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定律”真的这么神吗?

今天有人问我,“一万小时定律”是真的吗?我写一篇文章阐述一下。

畅销书《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和《异类》两本书中都指出: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天才定律”真的这么神吗?

只能说有用,但完全没有那么神。

为什么?

举个简单的例子:

从小学到初中,一共九年义务教育,完全超过了一万小时定律所要求的五年,但是,中考能上高中的只有50%的学生,难道剩下的一半学生没有好好上课光睡觉了吗?

并不是,没有升入高中的这一半学生里面不乏学习非常努力刻苦之人,可就是学习成绩上不去,原因并不在于努力的时间和程度不够,而在于学习方法不对、不会正确思考、智力偏低等因素。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天赋,但这百分之一的天赋比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更重要。

事实证明,天赋对于成功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就像有的高中学生,边玩边学,轻轻松松考上重点大学。

有的学生连吃饭时间都在利用,也没有考上重点。

其实,一万小时天才定律,缺少一个大前提,那就是,你所努力的领域是你擅长的吗?

如果是,你经过长久的努力,成为该领域的专家是没问题的。

如果不是,大概率会失败。

就像你让一个对数字不敏感、缺乏逻辑的人去学数学,别说五年,就算十五年、二十年,他也不可能成为数学领域的专家。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一万小时定律”有用呢?

任何事情经过长期的刻苦练习,都会有所提高,正如一句话所说“重复能教会蠢驴”,但是,做到出类拔萃,光靠努力是不够的。

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天道酬勤”,只要勤奋就能成功吗?

并不是,实际上天道酬按规律做事。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奉信“天道酬勤”呢?

两个原因:

1.有的人比较懒惰,最起码的勤快都做不到,他们的重点问题当然是“缺乏勤奋”了。

2.有的人没有成功,又找不到症结,就认为差在了“勤”上,其实这是逃避了真正的思考。

“一万小时定律”也是如此,因为很大程度上人们根本都达不到一万小时的要求,因为没有做到,所以就很容易相信这是真的。还有的人经过几年的努力,确实有所提高,但是,你所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真的成正比吗?真的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了吗?

因此,光有努力是不行的,闷头执着的努力只能感动自己,因为总会有瓶颈靠着努力是无法突破的。我们在努力的同时应该抬头看看天,仔细想想这是自己擅长的吗?要找到自己的天赋,这样才能到成为专家的目标。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