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心理专题每月的“爱卡不卡”,这个治愈系的活动,带我们度过了一个多年头。就趁着高考,我们一起被治愈吧。
这一年的高考季,恰巧我有个妹妹在今年迎来了她最重要的人生一个转折点,高考。
她一定会很怀念躺在书里的这段时光,累却充实着。
很多年后,当我经过我的母校校园,我仿佛看到的都是当初的同学们的身影,下课后溜达到荷塘,踏着落日的余晖,伴随着朗朗书声,我想这是校园才有的氛围,踏出校园,便很难再见此景。
早晨,我们约上一两好友,一起踩着晨辉围着校园跑上两圈。晨读,我们站在雁芳楼上,偶尔也会望着学校的美景流连忘返。相信很多人见过很美的风景,走过很多远方,然而最怀念的美景是校园犄角旮旯处一朵默默盛开的苔花。
我当年的状态,和图4很像,就像是用一把剪刀剪断过往,有着壮士断臂的决心。现在也是如此,断舍离成了我修行的一部分,接受该接受的,改变能够改变的,然后一股作气往前走。
我很感谢高考这段经历,我是很多普通学生中的一个,没有经历高中三年的喜怒哀乐,汗水乃至血泪的挥洒,我也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
这段时间,将近一年,我关注我妹妹的高考,也在和舅妈交谈中,听舅妈说,她因此多冒出几颗多年不长的青春痘,而舅舅为此失眠。
心理学家已经证明:人不仅仅是消极情绪的放大镜,而且也是积极情绪的制造者,因而父母也不应该过度紧张,这样的情绪容易传染给考生。
高考,人生的一段经历,而不应该是全部。
我好像突然明白,父母的理解和倾听,是带给每一位考生最大的精神后盾,他们可以尽情倾述他们经历的苦与痛,哀与乐。
尽管压力如此大,舅妈还是表现的相当幽默,当我妹的成绩因为没有复习好考砸的时候,舅妈会和她说:“太棒了,没有复习好,正说明你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我妹在周末想放松下,看他们班组织的篮球比赛,舅妈会说:“去吧,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下,我不需要你读死书。”这些话语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妹,以至于她在最后一次模拟考的时候,语文作文写完后居然趴在考场呼呼大睡(哭笑脸)。
我们都在关注成绩的同时,却很少会说出这句,我们拼了命的奔跑,只是不想让父母失望,而父母的理解与倾听无疑是最大的鼓舞,哪怕不能做到这些,最起码你可以选择沉默而不是去求全责备。
那些年,高考并不是你一个人的高考,你背后是千千万万和你一样的考生还有万万千千和你父母一样的父母。
提问:如果回到当初会不会尝试做一些疯狂的事儿?
我想我不会。对我而言,最好的莫过于珍惜当下。
成绩真的不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会随着人们的期望值去发生改变。
高考只是一段经历,而不应该成为限制你前行过程的心理阻碍。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提出过期望定律,当你期望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的时候,
如果有信心,怀着对自己的期望前行就会自己期望中的那个人。
这是内心强大的正念,就像当初自己目标考上我理想的高中,最后我真的做到了那样,我想每个人也都可以。
愿你不念过往,不畏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