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专注于我们想要做的,而不是追究错在哪里。(复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体会自己或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
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然而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我们的心情也不会好到哪去。
听到不中听的话的时候,试着练习寻找话里的真正含义。(虽然这真的很难)
书中作者提到:他意识到,在回顾个人经历时,他往往想到的是做的不太好的2%,而不是做的不错的98%。
还举了一位老师的教育方式的例子:她的一位学生,因为没有做好考试准备,在一次考试中,写上名字交了白卷。当卷子发下来的时候,学生很惊讶,他发现他得了14分,于是他去问老师原因,她回答说:“整洁。”
看到这两个例子的第一反应是:很矛盾,难道我们不应该追求完美嘛?想起这一季奇葩说里的一期辩题——如果有一个按钮,按了以后你会拥有一个完美人生,你选择按还是不按?当时,我看到的第一反应是不按,正常的套路应该是我们需要不完美,因为这样人生才有意义吖。但是姜思达说了一句话刺激了我,他说你们不想看看完美的人生是什么样的嘛?说实话——我想,因为没见过!但是,请记住——这是在有这个按钮的前提下,你可以选择按或者不按,拥有或者放弃。现实中的情况是:完美不会放在那里等着你去带它回家。想要变得完美没错甚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有上进心的一个表现,但是做到完美很难,所以我们才会一直把完美当成一个目标,这样才能不断前进。可是当我们问心无愧地说我尽力了,这个时候我离完美还是有一定的距离(这种情况我想大多数人都有体会),那么我还要想着非完美不可吗?我想,我会选择放下执念(前提是我问心无愧,我尽力了),我想像非暴力沟通作者书中提到的那样——看看我做得不错的98%,对离完美还差2%的部分我放下(肯定我自己),下一次我调整状态,总结经验,弥补不足,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