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初入新媒体公司的时候,审稿过程中最常听到的就是:你没有戳到我的感觉。换言之,你要戳到读者的痛点。那个以抄袭郭敬明混出点人气来的组长痛心疾首地看着我的时候,我心里骂自己一万次:亏你还是学文学出身的,居然给这样一个旅游职业学校学英语的人看低。
痛点?不存在的。我压根就识别不出我的读者群体年纪多大啦,喜欢什么呀,讨厌什么咧,喜欢纯爱还是满嘴跑火车,喜欢明媚的忧伤还是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让我去写一下子戳到他们心眼子里的题材,恕在下无能无才。可是,工作嘛,还是得咬牙死撑下去的,于是我翻了翻在传统媒体那里(曾经在深度新闻中心待过一小段时间)get到的一个技能:套用普世情绪和普世价值。比如:孤独,抑郁,工匠精神啊,然后再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以个体上升到群体,社会,国家。
介于当时的公众号是一个所谓的深度好文号,再加上一点从弗洛伊德和拉康那里偷来的心理学分析法,搞个云里雾里,别人看不懂就最最牛逼。说实话,我真的对所谓的社会热点毫无兴趣,因为站在事件的最外围,非要引导群众看真相,难道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好像说几句就能拯救社会似的,其实不过是充当涨粉的手段罢了。
别问我这种方法有用没用,我的号早就死了,因为只有我一个人写还要日更,还要热点还要痛点还要深度,一个月还四千五,税前。
对了,说回孤独这件事儿。我今天打开订阅号看到了《南方周末》出了一篇《一亿大妈的广场舞:你理解不了的孤独》。excuse me?这种标题都快看烂了!我理解不了,你当然也理解不了。因为全世界全宇宙谁不孤独?太阳都孤独呢,它一个人在那么远的地方燃烧,月亮也孤独啊,否则怎么会千百年来照亮那么多人的孤独。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人的孤独法,谁不是一个人赤条条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完完全全理解到另一个人,只要这其中存在间隙,就永远无法摆脱孤独。文章中说有个大妈从东北来,和儿子孙女媳妇儿住在广州,因为语言不通(拜托,我也在广州住过。。。很多人都是说普通话的,你别骗我好吗?)交不到朋友觉得很孤单。可是呢前文又是说这位大妈白天要煮饭做菜洗地拖地照顾小孙孙,好不容易挤出点时间给自己—跳广场舞。而她参与到这个广场舞来,因为她真的好孤独。我每天忙着起床跑步洗澡洗衣服上班,下班打阴阳师,玩会儿吉他,再发下呆,再敷面膜,再依依不舍睡觉。我一个人住诶,是不是每个行为都显示着我好孤独?是不是要其乐融融坐在一起玩手机发红包就不孤独?难道不能因为纯粹喜欢这件事儿而参与吗?放大音乐就是因为喜欢大大的音乐,喜欢热闹,就像我们年轻人跑去迷笛蹦跶一样,喜欢炸到耳朵嗡嗡响。大妈跳广场就是孤独了,你们蹦迪难道就很充实?我大学老师,一个可爱的单身女子,也整天去跳广场舞啊,不过是为了健身。
年轻人去跑color run,就是朝气蓬勃,健康生活。大妈们跳场广场舞就带些悲剧性的味道,是孤独碎了一地和无处安放的老年最后一声呐喊;剁手节的买买买,暗示着我们缺爱和孤独;发弹幕,是因为忍受不了一个人看剧看电影的孤独;宅在家,形式上的孤独;天天出去夜蒲,因为内心孤独,etc.
孤独是个伟大而永恒的人类存在的命题,就别老套用这个东西好伐?
Give me something new ,ok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