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心闲处,皆是风景——读《心闲天地宽》

特别喜欢此书封面的设计,辽阔的背景让人觉得就能承载若大的心,那句“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读来更属身心畅意,给浮躁而单调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慰藉。

梁衡这本《心闲天地宽》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个章节由若干篇主题相同的文章构成,分别是《把栏杆拍遍》《不如静对一院秋》《我们为什么要阅读》《什么是美》,记录的是作者的所见、所读和所想。

读这样一本好书,我们能随着作者的足迹,去古都与诗人对话,也能欣赏自然风光美景,如一位智者,引领我们回望诗人;又如一位导游,侃侃而谈大好河山。

梁衡先生在此书的写景文深的我心。一早,捧着说,坐在阳台,拂面的是清晨的微风和先生的呢喃。他说泰山之奇、桂林之美和苏州之精巧,令我叹之,想之,往之。

比如《泰山,人向天的倾诉》一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将泰山视为一个人向天倾诉的场所。文章通过描绘泰山的壮丽景色、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对神灵的崇拜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这种立意不仅使文章具有了深刻的内涵,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结构清晰,布局合理。作者以登山的过程为线索,逐步展开对泰山的描写和思考。从南天门到天街,再到岱顶,读者仿佛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攀登泰山,感受到了泰山的雄伟和神秘。同时,作者在文中巧妙地穿插了历史故事、文化传说和个人感悟,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特别是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的景色和氛围。例如,“门楼上有一副石刻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这句话通过对仗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南天门的雄伟和壮观,让我想身临其境,一探之奇。

桂林,在作者笔下更是一幅灵动的山水人文画卷。梁衡以其细腻且独特的笔触,深入描绘了桂林的自然风光。他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山水表面的勾勒,而是巧妙地捕捉到了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细微之处,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漓江的清澈、山峰的奇特。他笔下的桂林山水,不再是静态的画面,而是富有生命力的灵动存在,仿佛在与读者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

人民网评:“一个作者,如果能够把作品和自己融为一体,对读者的影响将是积极而深远的。梁衡作品,正是如此。”可见,梁衡先生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收藏,一一品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