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自武汉大学公众号的一个系列视频火了—《马上来》,其中最新一期的主题是:网络时代下人们的认知贫困。
“明天和今天一样,昨天和今天一样,甚至于今年和去年一样。”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与发展,渐渐地人们的生活格式化下来。就像当今的大数据时代的迅速发展,人们每时每刻接收到的推送、消息都能够十分契合自己的“胃口”,仿佛有一种被引导、控制的趋势。今天在某个app里随意点进去一个广告,不多时,在另外的许多app中都会出现类似的广告推送。不局限于广告,短视频、娱乐八卦、影视推送,渐渐地,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被动起来,每天被与自己相关的消息轮番轰炸,也由此,人们渐渐地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舒适圈”,开始有意无意、主动被动地选择性接受与自己相关匹配度的信息。就像所讲到的朋友圈那样,在原本朋友圈所展示内容的多元性中,我们开始尝试去规避掉、屏蔽掉那些与自己看法不一致的消息。就拿我自己来说,十分反感别人在朋友圈发个什么集赞活动、抽奖活动、网店信息等。在自己的主动屏蔽下,这些消息确实看不到了。但是最后我们发现,朋友圈中的消息都是能够使自己舒服、和自己观点一致之后,仿佛我们被困在其中,难以再去接触到自己这个圈子之外的信息和观点。也使得我们的认知渐渐地固定—内容固定、形式固定、观点固定等等而言。正如那句老话所说:“学习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的认知大多在学习之中得以提升和发展,而处于“舒适圈”的我们,就如同这逆水之中的无桨之舟,没了动力,也就渐渐地落后于他人,从而深陷于“认知贫困”的陷阱中而不自知。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信息化时代中,简化了人们拓宽自我认知的方式和途径。现在的我们,求学大抵不用范仲淹般抄书时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艰苦条件。只要,打开手机,连接网络,就足以使我们在这虚拟的世界中得到丰富的资源和信息。可也正是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承受着多方压力的社会中的人们,被这满屏的信息、通知压得喘不过气来,趋利避害是人体内,甚至于生物体内的一种本能。因此,在这样的本能调解下,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满目五彩斑斓的小黑屋”中,而与外界连通的,是一部手机、一个无线信号和一条有形的网线。这也是在谈话中所提到过的“过滤泡”理论,通过自己的不同需求,渐渐地将人与人之间分隔开来,也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像一个原子一样,渐渐地解除、弱化了与他人之间的现实联系。
另一方面,人们认知贫困的又一个影响因素,是在现实生活中与自我周边环境的联系。这就提到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交,社交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是一个老生常谈我的话题,如今像微信、脸书、推特等社交软件的兴起,在我看来可能仅仅是为不善社交的群体找到一个合理表达的工具。甚至于脸书CEO,扎克伯格,他自己都认为他是一个不善社交的人。还有在外国媒体的相关统计中,像哈佛、耶鲁等名校的同学近八成的同学不用推特之类的社交账号。也是如此,如今我们的大多数人,依附于虚拟世界的社交,使得自己与外界现实的联系逐渐弱化。从前国人过年回家团团圆圆,在热烈的氛围中快乐得真实;而现在,过年回不去的话通过视频的方式嘘寒问暖,可真正团聚在一块时,又都低头去在虚拟的世界中来流露“不真实”的感情。现实环境的联系,在渐渐地被取代与忽视。
最后,在网络时代的当下,信息爆炸的当下,人们内心的潜在需求被激发出来,逐渐多元化。正如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所讲的那样,人们在满足低阶层的需求后进而追寻更高阶的需求。而网络平台,则为这需求层次的跨越提供了一条快捷通道,使得人们得以追求更多元化的自我需求。也渐渐地在追求过程中形成了隔绝于他人的虚拟藩篱。最终,被困在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之中。
而如何去摆脱认知贫困,变成了最终指向的问题。其中一位提到了《好奇心》一书,书中将好奇心分为三类,其一是对消遣类的好奇心;其二是对认知的好奇心;其三是对同理的好奇心。而结合当今,消遣类的好奇心通过网络放大,使得我们深陷于即时性的快感之中。而后两种的好奇心在前者的急速膨胀中被动压缩,使得自己对于自我认知以及对他人的认知没有足够发展的空间。
因此,突破认知藩篱,自应该着眼于后两者,认知类的好奇心是我们对自己认知的更深理解,通过自己的生活来探究问题,解答自己的困惑;而同理的好奇心则着眼于他人,聚焦于他人,认识一个人,便是一个提升自我认知的有力途径。
不妨趁时光尚早,去尝试认识一个人,最后也帮助能够帮助自己提升认知,跳出认知贫困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