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说到了强大的潜意识,能力有限的意识,以及注意力和做为一人公司CEO的自我意识。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作为控制意识标志的注意力,米哈里将其称为“精神能量”。如果注意力是精神能量,那么做为人之所以为人标识的自我意识,就是人的“无限潜能”。它的开发和利用决定了我们“存在之链”的位置。
英国知名经济学家、思想家舒马赫认为,世界上有四种要素:物质M;生命力X;意识Y和自我意识Z。这四种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世界万物,并将世界分为四个存在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M;植物=M+X;动物=M+X+Y;人=M+X+Y+Z。
做为物质的M,只是各种分子、原子的组合,没有一点活力和自由,一切受制于环境。比如一段木头,要么任由大自然的风吹雨打,慢慢腐化。要么被分割成各种形状,做成桌椅板凳,甚至是地板被踩在脚下。它的命运完全被外力操纵,半点由不得自己。张开嘴说话的一根木头,只能出现在童话故事里。如果你爬山途中小憩时,屁股下坐着的一截枯木突然发出声音,一定会把你吓的半死。
如果这根木头多了那么一点生命力,就会枯木逢春老树吐新芽,这就是植物M+X,它是物质与生命力的组合。就是多了这么一点东西,植物就有了一定的适应能力,可以有限地利用环境,吸收阳光、接受风雨、从土壤中吸收营养,让自己成长与繁殖,走完一段生命的时光。但也仅限于此,在哪里出生,在什么环境下成长,能不能存活,长成什么模样,基本都由环境安排,终生困于尺丈之地。即使遭到斧劈刀砍,也移动不了半分。想来植物不会有意识和精神,否则,当它预感到刀斧加身又无可避免时,应该会多么的奇怪和矛盾。所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精神和意识只能属于有生命、能自由活动的生命体。动物和植物的区别由此而来。
意识Y的出现,让动物发生了从被动到主动的醒目转变。有了意识的加持,动物虽然不能摆脱环境制约,但是在适应环境的同时,有了自己的目的和意图。它们知道天冷了,要么躲在洞穴之中睡觉,要么给自己披上厚厚的皮毛。热了就找个阴凉或冲个凉水澡。遇到敌人就仓皇逃跑,肚子饿了就到处觅食。一旦周遭没有威胁,吃饱喝足后就美美的躺在阳光下睡大觉。
有了意识加持的动物,虽然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稍许安排和利用事物的能力。但是,依然摆脱不了环境,一切行为都受制于基因和生理的操纵,它的活动缘由都来自本能,遇到事情只能机械地活动。即使被捕兽器夹住的狐狸,知道咬断自己的腿逃跑,也是偶尔的举动。鱼离开水不能存活,狗也很难改掉吃屎的毛病。它们终生受困于本能和冲动,除非进化之手让它拥有另一种神秘的能力——Z。
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之所以能处于世界存在之链的顶端,是他除了具备生命力X、意识Y之外,还多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自我意识Z。这种力量让人不光有意识,还能意识到自己的意识;不但能思考,还能观察研究自己的想法。这种力量让人的头脑里产生“我”的概念,从而可以有目的的学习、调查、探索、整理和积累知识与经验,并引导意识符合自身的意图。也正是这种力量,让一个生命可以称作是“人”。
有了自我意识,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并改造环境,按照自己的意图有目的的利用身边的环境。更为关键的是,有了自我意识后,人可以摆脱基因的控制,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才有了“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壮举,有了奋不顾身,接下坠楼的儿童的义行。
从这条巨大的“存在之链”可以看出,由低到高是一个从分散到统一、被动到主动、从必然到自由的进程。
没有生命的物质,完全被动,除了必然性,没有什么别的东西。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没有选择和发展的可能。
植物和动物虽然有了成长与发展的能力,但是依然脱离不了环境和基因的控制,行为处于“刺激——反应”的模式之中,被动地接受没有自由。
人则不同,有了自我意识,有了由生命X、意识Y和自我意识Z创造出来的自由舞台——“内心”这个力量的源泉,就可以摆脱基因与环境的限制,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的行事,在收到刺激与影响后,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可是一旦人独有的自我意识沉睡或失落时,人就从“人”的层次跌落。就像动物一样,虽然有一定的智能,但只能对外界的刺激与影响做出被动地反应,或者机械地生活在惯性之中。联想到现在爆到出圈的ChatGPT,让我记起一句扎心的话:真正的危险,不是机器像人一样会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不会思考。
如果一个人连“意识”都失去时,就跌落到植物的境界,没有感知、不能移动,虽然还有生命的迹象,但对外界的影响完全被动,所以我们把他们叫做“植物人”。
而当那一点点生命力也随风而逝后,剩下的就是一具肉尸——纯粹的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化作尘土一抔回归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