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柏拉图(古希腊语:Πλάτων,转写:Plátōn,国际音标:[plátɔːn],约公元前429年-前347年),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后面可以写一长串头衔和名誉的大佬,所以就介绍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吧。
1、名字的由来:
柏拉图生于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亚里斯东(Ariston),母亲是培里克琼(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第四。他的家庭据传是古雅典国王的后裔,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柯里西亚斯(Critias)的侄子。
依据后来第欧根尼·拉尔修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强壮的身躯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有“平坦、宽阔”的意思)。
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所以,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张啥样:
顺便看一眼苏格拉底:
果然是聪明绝顶!
2、口才好的原因:
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才会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3、关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关系
许多人说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采用对话的形式将苏格拉底的言论记录下来。But!
(1)柏拉图的著作甚多,并且苏格拉底始终在书中的C位。
因此,很难想象柏拉图凭一己之力将苏格拉底的言论记录下来,after all,《论语》那薄薄的一本还是孔子众弟子一起收录的(当然,文言文是浓缩的精华)。
但究竟书中苏格拉底的原意占几分?柏拉图又为什么坚持用苏格拉底的口吻来论述?这成为了后人研究柏拉图“未解之谜”。
(2)有关苏格拉底的史料并不多,除了柏拉图,阿里斯托芬(古希腊喜剧作家)写下许多挖苦嘲讽苏格拉底的作品。
依据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记录,苏格拉底对文学大加贬斥,因此,作为喜剧作家的阿里斯托芬对苏格拉底的评价也许并不客观。
但阿里斯托芬和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记载往往有极大差异,这也让苏格拉底的身份更令人疑惑。
(3)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受审并被判死刑,28岁的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治体制彻底绝望,于是开始游遍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加等地以寻求知识。
据说他在四十岁时,约公元前387年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角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即著名的柏拉图学院,主要教授数学、逻辑学和哲学。
这所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古典历史学者Gregory Vlastos认为《伊壁鸠鲁篇》、《申辩篇》、《克力同篇》和《斐多篇》是最早的一系列对话录,因此或多或少呈现了苏格拉底真实的原貌。
他主张早期的对话录代表了苏格拉底的哲学,而中期和晚期的对话录则是柏拉图自己的哲学,但柏拉图在对话录里从没有这样注明过。
综上,此题无解。
4、柏拉图的文学观
不得不说,柏拉图是个戏精!
我们都知道柏拉图著名的“助产术”。这是一种教学方法,之所以称作“助产”是因为他不会将答案直接呈现,而是通过从各个角度不断否定别人的答案,来引导别人主动思考。
所讨论的都是哲学中的经典问题:宗教虔诚、自我克制、勇气、友情、爱情、以及美德究竟是什么等等,很少有人类知识领域是柏拉图不感兴趣的,也很少有知识领域是柏拉图所不曾深刻探讨的。
事实上,在书中,苏格拉底自称他也不知道所探讨问题的答案,但在他看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如今,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仍十分看重并鼓励学生能够提出难以解答的问题。
此外,传统哲学追求终极真理,即真理的永恒性和唯一性,但历史经验证明,许多人曾经深信不疑的观点(比如,地球是平的)后来都被推翻。
这一观点还受到多元化的严重冲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人们需要考虑层出不穷的问题,因而,当今社会更加看重提出问题的能力。
扯远了。。。
柏拉图在“引导”别人的时候,还经常说:“I’d be too shy to explain any views I did have in front of you.”之类的话,意思大概是:在您面前,我哪儿敢说话啊。然后他就开始balabalabalabalabala...
然后他就以这种“谦虚”的态度与Ion就“诗歌是什么”展开了讨论,看看你是否能被他说服:
选篇1:Ion
观点1:文学是三流创作
柏拉图将诗人比作吸铁石(magnet),吸铁石工作原理:吸铁石吸引东西,并且将引力传递下去。
作用于文学创作就是这种操作:作家是吸铁石,从god吸取灵感与智慧,再去启发评论者,评论者继而影响读者。In this way, 作家不是二流吗?
在god和作家之间还杀出个master!master可以是渔夫、农夫、马车夫等等掌握一门专业技能的人,当然也包括哲学家,为啥呢?因为他们都是追求真理的人。马车夫怎么追求真理了?For example,以下是艾米丽·狄金森的一首诗:
生活不过是一场争斗——
生活是一个水泡——
生活是一场梦——
人不过是一叶扁舟
沿着溪流往下划动。
苏格拉底要是活着,肯定会质问狄金森“人是否可以是一叶扁舟”:你怎么知道人可以是一叶扁舟?你了解扁舟的特性吗?好,如果你说你了解,那么,是船夫更了解还是你更了解?如果是船夫更了解,那么,你怎么可以说人是一叶扁舟?
当然,苏格拉底也并非不知道诗人在运用比喻的手法,只不过在他看来,这些修辞终究是一派胡言,背离了科学与真理。
因此,文学就这样排在了god和master之后,成为了三流创作。
观点2:诗人都是神经病
柏拉图认为诗歌不是艺术,而是一种“神圣热”(divine madness):“the poet is an airy thing, winged and holy, and he is not able to make poetry until he becomes inspired and goes out of mind.”
懒得翻译了。。。总之,他认为诗人在创作的时候,感情处于狂热状态,失去了理智,就想疯了似的。所以,在他看来,疯子的胡言乱语简直就是妖言惑众!
选篇2:Republic 《理想国》
观点1:诗歌=妖言
拉图认为诗歌中神的形象都被毁了,他们要么互相钩心斗角,要么挑拨离间,孩子们看了,怎么能健康成长呢?
所以,我们实在应该“焚书坑儒”,重新建立一个没有伤害、和平美好的家园。再说,神都是完美的,他们怎么可能像人类一样道德败坏呢?
观点2:洞穴理论
这个理论很出名,以至于我不想细说了,但还是简要概括一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从小就生长与洞穴中,从没看过外面的世界,但有阳光时,他们可以看到从洞穴外事物的影子,并口口相传他们所认知的这些事物。
One day,一个人鼓起勇气,跑出了洞穴,开始睁眼看世界,才发现之前的影子都是假相。
好了,就到这里。
拉图的意思很明确了:作家所描述的世界就是洞穴里的影子,神明的世界就是洞穴外的景象,是真相,而拉图就是那个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吧。
接下来,拉图将神明的世界定义为Form/Idea。
观点3:Form/Idea
Form/Idea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概念。
床,由木匠制造,由画家来设计颜色和图案,虽然他们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床,但最牛逼的是创造“床”这个概念的,那就是god。
不仅是床,世界上任何事物,抽象的具体的,都是神原创的,那个原创的想法就是Form/Id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