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述我国风光发电总装机持续攀升规模接近火电的现状。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86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容量约5.21亿千瓦,同比增长18.0%。太阳能与风电装机容量之和达到14.07亿千瓦,已逼近火电14.44亿千瓦的装机容量。数据显示,2024年风光发电装机容量占我国发电装机容量比例达到42.03%,较2018年增加了23个百分点,其中太阳能、风电装机容量占比分别达到26.48%、15.55%,较2018年分别增加17个百分点、5个百分点。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此前在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2025年国家能源局将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全年将新增风电光伏装机2亿千瓦左右,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超过11亿吨标煤。在政策鼎力支持下,风光发电行业景气度长期向好。
2.描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的现状。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21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过去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从万辆级跨越到千万辆级,产品出口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产业体系、使用便利性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车辆平均续航里程接近500公里。我国建成了全链条、完备高效的产业体系,向全球供应了70%的电池材料、60%的动力电池。此外,已建成充电桩1281.8万个、换电站4443座,形成全球最大规模充电网络,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张云明表示,下一步,将加快突破新体系电池等关键核心技术,落实好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等优惠政策,制定促进换电模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探索开展汽车碳排放、汽车动力蓄电池碳足迹管理,推动核算标准和结果的国际互认,研究开展整车企业集团化管理,支持优势企业提质增效做优做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不断优化产业生态。
3.分析2024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速创纪录的原因。
英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研究显示,2024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相较2023年出现创纪录的速度增长,让应对全球变暖的前景更显严峻。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自1958年开始长期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英国气象局发布的公报指出,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得2024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较2023年上升了3.58ppm,是该天文台67年来测得增幅最大的一年,远超英国气象局预测的2.84±0.54ppm(ppm为百万分之一)。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测算,如果要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就需要减缓至每年1.8ppm。卫星测量显示,2024年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创纪录的高排放量,而自然碳汇,即自然界(如热带森林)能够吸收和储存大量二氧化碳的机制,影响又较弱,再加上一些地区罕见的野火等,导致全球范围内的碳排放量出现大幅上升。根据预测,202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幅将低于2024年,在2.26±0.56ppm,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厄尔尼诺现象向拉尼娜现象转变有关。尽管如此,全球升温速度仍过于迅速,要实现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难度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