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一条快四斤的鱼,拍着肚子,绕着这个并不大的县城走了一圈。路边的光线昏黄,挂起来的彩灯映得整个城特别耀眼,仿佛是黑夜的一双眼睛。
手机里跳出宿舍群的几条信息。一个恋爱了,不在群里说话,一个刚分手,絮絮叨叨说了一堆话。从来便是如此,好不容易有个对象的两人分分合合,还有两人总游离在三界之外,单身成病,只是有对象的一直有对象,没对象的倒像是个铁树千年不开花。
大一开始讨论找男朋友一起爬华山,看山顶上红心蛋的日出,大二又商量去东北看冰雕,披着大貂去踩雪,大三清明节约着一起去宝鸡,结果大四去了秦岭,那个离学校只有2小时公交车的地方,还是六月份的天气,徒步在动物园里,一股尿骚味在空气中挥发,远远得看见几只羊驼躲在阴凉处呷几口水,拿着几根草逗了半天也不见它们起身,横竖都在荫凉处,凹姿势,看了一出免费的马戏团表演,海狮喷水的时候,溅了一脸,隔着铁笼子看到老虎在鞭子下整齐的摆队形,一场平淡无奇的旅行就是我们宿舍对毕业的作别。那时候缺少的从来不是目标,是行动的不断妥协。关于出行,真是件悲伤的故事。
花干鸡蛋的价钱每学期都要涨5毛,花干每学期要短半截,骂骂咧咧腹诽半天价钱,还是会拿出饭卡贴着磁条,二楼的烤肉饭统领整层食堂,从台湾开到土耳其,变化的是名字,不变的是味道。放学后的我们总落在吃饭大军后面,因为有个尿频的舍友,不是在上厕所就是在上厕所的路上。看着密密麻麻的人群拥向食堂,想到要真有“轻功”这种东西,便能踩着人头飞向食堂窗口:“老板,来一份卤肉饭,少饭多菜,辣子鸡丁要两份””,短暂的遐想是嘈杂世界里唯一一份宁静。
东门重庆昌达川菜馆吃了四年,到毕业那年已经换了老板,更了店名。茄子豆角总要两份,酸菜肉丝成为常菜,鱼香烘蛋简直是一场噩梦。饭菜没上桌前,谈笑不顾旁人,一旦有菜端上来,全体鸦雀无声,沉默间饭菜灰飞烟灭。饭后都因想阿姨磨蹭掉2块钱而集体出马,只是阿姨从未给我们舍掉零头,真的是一个不近人情的人啊。
十一点的停电总在不经意间,或许是你兴致勃勃看剧的时候,或许是你嘴里还吃着一根辣条,或许是你正撒娇打电话。然后楼道里传来一层层吼叫声,高低起伏,紧接着噗噗踏踏拖鞋的声音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停电后总比停电前更加热闹。
每月30元的网络充值卡总想着在早6晚11这段时间发挥最大的功效,断网以后就只能各自洗漱上床,黑暗的宿舍就会亮起几只萤火虫,笼罩在每个床头上,所有人都在灯光里开始自己的夜间生活。突然有一个床头黑了,接着再一个,再一个……。有一个的灯光总能在黎明的时候才熄灭,所有人开始起床了,才听见她鼾声四起。对于熬夜,第一名的地位总是那么稳定。
早上6点的跑操,晚上9点的自习总让人还置身在高考前夕,冬天的被窝是天堂,冬天的早起是噩梦,来不及收拾洗脸赶紧穿上衣服,混在长长的队伍里跑起来,没人在乎其他人的外表形象,因为可能都是闭着眼睛跑了全程。食堂里豆浆油条泡着吃完,回去缩进了被窝,整个宿舍又陷入寂静。
每晚的自习,来得人很稳定,不来的人也很稳定。一群高年级学生拿着签到表开始随机点名,其实他们在乎的不是查自习,在乎的是否能撩到几个美女,能否说几句漂亮话。而我们在乎的也不是上自习,而是满足自我不敢逃课的卑微。A楼门前也曾张贴我们的名字,全宿舍未上自习,当时道歉写检讨,犹记得那位学姐正气不阿,法不容情的拒绝了我们的道歉,执意要报告辅导员。果真女人向女人求情,多半是行不通,尤其是还有几个漂亮女人,那更是雪上加霜。但是总有人会在这段时光里默默读遍图书馆的书,隔离一切眼光和世俗。
说起学生社团,刚招新的时候,那是一群又和蔼,又温柔的学长学姐,费了三寸不烂之舌告诉你一个道理,大学社团非富多彩,会结识很多优秀的人,会找到对象。可谁也没人告诉我们,社团是真的喜欢开会啊!开会的时间也是卡得死死的,下午最后一节课后,晚上最后一节自习之后,一周三次,每次两小时以上,开场永远是查岗,上黑名单。也不知道他们每次从哪里弄来的3张凳子,太师椅一样,整整比教室其他凳子高了半截,坐上一个大当家,两边配副手,一种优越和威信就来了,说的最多的永远是纪律,服从,通知要收到等等。你看,现在这两个字我回复的多好,懂不懂不重要,收到最重要,开不开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做个听话的观众,没想到这成了我以后一辈子的工作模式,真的是好巧。舍友们也参加好多社团,每天都奔赴不同的社团开会。大学四年,开会确实练得不错,朋友结交得真少。可也有人操持着自己喜欢的社团,发表了许多的稿子。
关于学习,入大学门开始,我想我人生再也没有应试教育了。其实不然,就算是现在工作4年,我依然还有很多需要应试的考卷。只是大学的老师,从来不出难题,也从不按课本授课,笔记就成了唯一,全班总有最认真的笔记被四处借阅传抄。
教学E楼是一座工科实验楼,也是传说的鬼楼,电梯总是显示负十八层。如此安静无人的地方,成了每个七月我和舍友复习背书的好地方,高高的四层楼顶,看尽未央城。弗洛伊德人格论、文学创作论、小篆释义书写,都是这时候才进脑子的。犹记得文学理论有如天书,老师讲课时犹如天人,对牛弹琴这个词再合适不过了。
大四懵懵懂懂开始一头热的考研之路,其实决定不算错,就是起步太晚了,没人提点,没有规划,就如后来的公考,这些都是在兵荒马乱里突然决定的。这就是大学生活啊,任由发展,无人再领你一步步走。
晚间12点的一杯速溶咖啡,凌晨三点的一杯热水,我们在每个角落里读书,背书,在最热的西安里写着英语I,听着马哲。是的,付出和收获是正比的,后来的艰辛填补不了前几年的荒废,四年的时光里,凡是从一而终的努力,我好像都得到了,凡是三心二意的侥幸,都是尝到了苦楚。时间不会眷顾,收获也最不会骗人。
以前的事情真多。关于图书馆的占座,关于宿舍的冷战,关于迎新晚会的惊鸿一瞥,关于学生会老大女朋友热舞摔跤,关于魏晋风流的潘仁安,关于小花园的跳蚤市场,关于东门三块钱的烤肉哥哥,关于军训时期的花痴岁月,关于第一次兼职后被骗的三百块钱……。现在的记忆太差,记不住很多事情,很多人了,所以需要用文字来记住他们,记住以前,每每想起,仿佛他们未曾走远,我也未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