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的八个搜索渠道
为什么说素材能力是性价比最高的能力?
一是因为它更好被掌握,不像标题技巧、选题技巧等,人们都需要千锤百炼才能很好地掌握。二是因为,优质、准确、恰当、新鲜、有料、精彩的素材,是快速提升文章精彩程度的捷径。
本节我们先讲素材的搜索渠道。提到搜索渠道,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书或者公众号。这些都可以,但我认为都不应该是你的首选。我把素材的搜索渠道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内部渠道,第二类是外部渠道。上面提到的都是外部渠道。
当你想写某个主题的文章时,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去一些平台上搜索,这是向外求,应该先向内求,也就是求助于个体经验,先思考一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有没有合适的素材或者思考过类似的主题。用这类素材写出来的内容更加真实、生动,而且因为你熟悉,所以更好驾驭。
搜索素材应该分两大步:先从个体经验里搜索,再从外部经验里搜索。在本节中,我们讲的八个搜索渠道,前两个属于个体经验,后六个属于外部经验。下面我们将逐个进行阐述。
个人经历思考
这是个体经验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前面讲过,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你写的任何观点都不能跳脱你的思考。你的思考是怎么来的?源于你读过的书、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等。
因此,你写的观点本来就是从你的经历和思考里得来的,那直接从你的经历和思考中挖掘相应的素材才是最恰当的。比如,你写一个关于“情商”的话题,要先从自己的个体经验里检索一下,自己做过什么体现高情商的事,说过什么体现高情商的话,又有哪些显得情商低的经历、表现,情商在你的工作、生活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关于情商你有没有进行过一些思考……如果有恰当的素材,是不是就比网上搜集来的材料更好用?
身边人的经历
个体经验要么来自你自己,要么来自你看到的别人,这里的别人肯定主要不是指陌生人,而是你身边的人。
你可能在很多人的文章里,都经常看到这样的表达:
我有个朋友……
我有个同事……
我有个同学……
我的老板……
我的前任……
我的叔叔……
这些其实都是作者写文章时从身边人的经历中检索出来的写作素材。
这是个庞大的素材源,因为每个人每年都要经历很多故事,仅一个办公室里的同事身上就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