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被教导要好好读书,将来可以当官,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再也不用像父辈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地活着,这是我们农民家庭最为朴实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我们姐妹俩没能如妈妈的愿望端上公务员的铁饭碗,也没能站上讲台当个体面的教师时,妈妈总会恨铁不成钢地半开玩笑半嘲讽地说我们太菜,要是她和我们一样可以读这么多书,现在绝对是个中央官员。当我们不想上班想去创业时,妈妈说没读书的人都可以经商,那她送我们去上学岂不是白费了苦心?是的,我有一个“穷妈妈”。和大多数妈妈一样,她希望子女能有个稳当有保障的工作,拿着薪资过稳定的生活,在他们的世界里收入大概只有“E”型范畴和“S”型范畴。E是指雇员,此类人员拥有一份工作为另外一个人或一家公司工作而赚到钱;S是指自由职业者,通过为自己工作而赚到钱,我觉得务农人员应是属于这个范畴的。
现金来源决定我们所处的位置,靠薪资生活的是雇员,靠为自己工作取得收入的是自由职业者,雇员和自由职业者都位于现金流象限的左边。企业主拥有能产生钱的企业,而投资者则从他们的各种投资中获得钱,企业所有人和投资者则位于现金流象限的右侧。
比对下来,显而易见我们位于E象限。作为雇员没什么的,如果能有理财意识,这一阶段的我们是在积累原始资金,从而转向自由职业者象限。不知道清崎先生的“挣钱不需要投钱”的观念包不包含借钱?我妈妈在开店做小生意时手上只有2万元,这部分钱不足以开门做生意,另外一部分是借来的,她这个就真的有些“挣钱不需要投钱”的调调了。她能够做到这点,是因为她锁定了目标,我妈妈她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而我们目前还处于“认识自己找寻自己”的阶段,暂时停留在现金流象限的左边对我们来说是合适的。但一定只是暂时留在这个位置,如想获取财务自由是必须向右边转换做出改变的。
我不想我们一直为钱疲于奔命,而不能好好陪伴父母陪伴孩子。清崎先生的富爸爸和穷爸爸都获得人生的巅峰时期时,前者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而后者却不得不为了高薪资终日出差与家人分离。看到这里时,我的心不禁警觉起来,汪先生现在就处于“穷爸爸”的状态,为了有个可观的收入,他时不时加班出差。如果没有看这本书,我依然会对这种现象麻木而不自知,想来是可怕的。所以我们的美好生活,后期肯定是要由“E-S”朝“B-I”转变的。
最后,用书中的一句话结尾,共勉:每一个成功的“E”都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功的“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