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芹菜
人才,是立国、强国、富国之本。如果让人才脱颖而出,是“拔尖”还是“冒尖”?我认为,是“冒尖”的好。
所谓“拔尖”是指被提拔而成为尖子;所谓“冒尖”,是指通过奋斗,取得成就而得到的公认。不难看出,通常,拔尖通常会有个亲疏远近,难免让人有“不公”之嫌;而冒尖,则是靠着能力吃饭。因此,从公平性来说,优选“冒尖”。
为什么要优选“冒尖”?从管理者角度,“冒尖”更容易服众。因为选拔者经过了一个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是人才本身的优秀和能力使其凸显出来,其他人不得不服。而且,冒尖给其他员工以希望,只要自己能够努力培养自身优秀的能力,就能被“冒尖”出来,更有利于营造创业干事的氛围,营造公司公正透明的晋升体制。
此外,从公司氛围来看,“冒尖”者有助于释放“鲶鱼效应”。如果公司处在长期无活力,多数员工混吃混喝,坐等大锅饭,干事创业动力不足的状态下,外来的“冒尖者”相较于“拔尖者”更容易成为搅活死水的“鲶鱼”,因为这会给在职者一种危机感,从而盘活企业的活力。
那么应该如何管理冒尖呢?对于管理者,应该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给被选拔着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但同时也能做到“能上能下”。另外,社会的支持必不可少,不应让“拔尖者”有潜规则或“暗箱操作”。因为如果发生这样的现象,人人都绞尽脑汁去寻找“暗箱操作捷径”,最终带坏风气,不利于企业发展,更不利于社会良好的奋斗风气的形成。
相较于“拔尖”,“冒尖”的效率可能会比较低。因为,“冒尖”者通常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和奋斗,短时间内也难以全面的了解“冒尖”者,有可能会出现人岗不匹配的情况。这就需要“选拔者”不仅能看表面成绩,更应制定全面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和标准。总体来说,“冒尖”优于“拔尖”,我们应该优选“冒尖”之路,让人才冒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