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出了一套少儿书籍,值得一看《哇!二十四节气·春·雨水》
今年的元宵节碰上了己亥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我们都知道元宵节要吃汤圆、看灯笼、猜灯谜、舞龙灯。可“雨水”是什么东东?有什么习俗吗?进入工业社会、商品经济、城市生活、科技时代,中国传承5000年的农业文明已渐离渐远,逐渐消失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
最近喜获由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编写、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水》一书,看完后收获颇多。神秘的故宫如今走下神坛,越来越接地气,走进老百姓的生活。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春·雨水》体现了这个理念。这本书是《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其中的一本,整套书24本。
故事开头是人物介绍,除了格格和小阿哥,其他十个都是故宫屋脊上的小兽和仙人。这套书将节气习俗与故宫巧妙结合,带你去看一看故宫里过二十四节气都有习俗,有哪些好玩的景观。
雨水三候:初候,獭祭鱼。天气渐暖,鱼儿纷纷上游,水獭捕鱼后,将捕到的鱼摆在岸上。堆积起来的鱼儿如同祭祀的供品一般。二候,鸿雁来。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加北方。三候,草木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的滋润下,草木开始抽出嫩芽。对于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不是不也很长知识呀。
这与故宫又有什么关系呢?本书以故宫屋小兽——龙,化为龙爷爷,讲解雨水与故宫的故事。小阿哥和小格格在乾清门前,看到了迎春花。文渊阁上黑色的琉璃瓦片,象征着“水”,水能灭火,而文渊阁藏书众多,最怕着火,所以用黑色的琉璃瓦片。一首元宵节上的灯谜“一片白线万丈高,可惜布机织不了。剪刀裁它不会断,只有风吹能折腰。”引出对雨的遐想,又由此联想到故宫一景“千龙吐水”。但是龙爷爷又告诉你,这个时节不会出现一景观,因为“春雨贵如油”呀。哈哈,是不是很有趣,故事中还穿插介绍了,文渊殿建筑物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龙吻,文渊殿的菱花窗和殿内的彩画。
全书以图片为主导,以简单文字为辅,短短几页,内容还是挺丰富的,而且通俗易懂。既可以亲子阅读,也适合作为桥梁书,引导孩子自主阅读。书的最后,有一个与读者互动的小栏目:给书中的建筑——文渊殿涂色,既考验读者阅读时,是否有注意到它的颜色,又考验读者的创造性,大胆动手,发挥想象力。随书还赠送了小贴画。
手机应用的普及,书也要与时俱进,让书上的内容活起来,让故宫动起来。在本书最后可以扫码下载APP,然后里面有AR故宫,再扫描本书的建筑——文渊阁,就可以AR重现恢宏古建,一睹精彩。
这是一本书,更是一个可以带回家的故宫博物院,阅读的延伸,可以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可以关注节气,也可以关注历史文化,同样更可以关注非物质遗产,还可以关注中国的古典建筑,总之这是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