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中原焦点团队刘永利分享2019天。
Sfbt晤谈的第三个阶段:建立良好构成的目标。
倘若当事人带着多个议题前来,必要时,咨询师会询问当事人从中依据重要性、紧急性和意愿性进行排序选择。更常见的是,咨询师会引导当事人澄清,当来谈问题解决时,期待什么样的美好愿景发生,以能逐步检索出可以立即执行的目标。Sfbt目标的型塑是由当事人告知咨询师他想所要发生的改变为依归,而非以咨询师认为当事人该如何修正自己为晤谈方向。
奇迹问句与假设问句常是在此阶段使用的代表问句。例如,咨询师除了询问当事人“如何判断孩子有所谓忧郁症”、肯定当事人协助孩子改善情况的任何尝试行动之外,咨询师可能会运用假设问句,不预设立场地询问当事人:“如果可能,在面对目前的挑战,当事人最希望自己、孩子和家人有何不同?”并停留与期待改变的重要理由、改变后的具体状况探讨。或者,咨询师会使用奇迹问句邀请当事人描述奇迹发生后的美好愿景,再进入当事人所偏好未来的细节探讨,以便让当事人逃离问题模式的无效重复思维,尝试接受生命可能性的力量。
往往,当事人最在乎的目标,常是当事人最愿意改变的动力。未来导向的sfbt认为,需要得知当事人认为何时不用再来晤谈的最后终点,倒回来与当事人共同发展现在可以开展的具体行动计划。亦即,咨询师会引导当事人从来谈问题的描述,通过焦点解决谈话,特别是所欲未来愿景的想象历程,转而逐步形成“良好的构成目标”,即正向所欲的、明确具体可行的、具人际情景互动的、个人能力意愿所及的、符合当事人生活脉络的,以及立即可以开始行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