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兰州,虽是省城,但还是比较陌生,因为很少来,来了也是因为有事,行踪匆匆,导致所有记忆都是碎片化的。感觉很陌生,也很遥远。
今年暑假是个例外,一是热的出奇,历年不吹空调的我,今年也整天吹着空调,热的问题缓解了,可是一天下来,浑身难受,为此,偶尔还会出去在太阳下暴晒。或许是因为风湿的缘故,晒一会感觉还真不错。但这样也不是办法,所以心生一念,去青海那边转转,即可以开开眼,还能避避热。其二是因为那句老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趁着二宝作业任务还不是很大,抽空带出来走走,顺便也长长见识。说走就走,早晨简单准备就出发了。
去青海路过省城,停留一天,带孩子去黄河边、水车园、中山桥、小西湖、白塔山等地标打卡。
黄河来自黄土高原,水流量虽没有以前大,但混浊的本性没改。毕竟是第一大河,还是很震撼。加上水边森林带和黄河水共同作用,清凉了不少。孩子也有耐心停下脚步,捡一块石头去河边洗洗,算是和母亲河零距离接触,感受其博大、包容与源远流长。水在流,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在流。羊皮伐子、水车不是落伍的象征,而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再现,是五千年文化基因的传承。
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的中山桥上,游客络绎不绝,脚尖碰脚跟,只见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照相打卡的游客里三层外三层,围的水泄不通,单反、手机一个比一个觉得好,唯恐装不下眼前的美景和古人的智慧。
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许是被英雄的城市文明所打动,二宝今天表现的出奇的勇敢,这一连串走下来也好七八公里,孩子是走累了,也走美了,更走乐了。和以往比,猛然长大了似的,表现出来的坚强与勇敢让我佩服。
本以为,二宝的性格,今天下午的行程会打折扣,谁曾想,不但没有打折扣,反而很开心。这是我没想到的,也是我为之动容的地方。孩子在长大,感受力在增强,还真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路上有诗也有远方。与其和孩子较劲刷题,不如带孩子出去走一走,收获的不光是孩子口头上的谈资,我去过哪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冲击,在思想深处收到多远文化洗礼,以增强孩子见识的宽度与广度,将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深埋心底,同孩子一并成长。
当然,随着孩子长大,还有更多的路要走,更的文化叠加让其胸怀宽广,内心强大,见识非凡,这是一定的,如今卖出的一小步虽算不算沧海一粟,但也像火种一样,点燃孩子寻求诗与远方的火种。
这一路有点辛苦,但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