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女孩子考研读博,我经常听到的是“我想考研,但是我妈觉得我研究生读出来就27、28岁了,怕我嫁不出去”“如果我有一个男朋友,并且愿意等我,那我就一定去考研了”“女生读书读到本科就够了,再读下去就没人要了”我听到这样的话,心里是非常的抵触的。为什么一听说女的本科毕业,准备考研读博,首先想到的不是以一种赞美的语言去肯定她,而是不自觉的就帮她们套上年龄大的枷锁,似乎读研了,她这一辈子就会嫁的不好,更别说读博读出来,都三十好几了。别人家的孩子都打酱油了,你竟然还在读研读博?《恶棍天使》里孙俪扮演的查小刀,虽然她博士毕业,但是整个人傻兮兮的,更是加深了人们对考研读博女生是一脸呆子像的印象。我真心觉得这部电影是对女博士生的一种侮辱!
在我的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我并不是一个成绩优秀的佼佼者,可以说,我是一个失败者。初中升高中,差二十分,因此高中是买进去读的。父母本希望我能及时悔悟,通过自身努力,三年后的高考能够考上一个理想的本科。可是我很惭愧,高考依然延续了中考的悲剧。惨淡的分数只能去读一所大专院校。我仍清楚的记得,自己看到高考分数时那一刻的心慌,整个人被巨大的恐惧所攥着,感觉连心跳都漏跳了好几拍。那个灰色的夜晚,我在母亲的责问声中,在父亲的叹息声中,在自己的懊恼中,流着眼泪,一遍一遍的质问自己:“我是不是智商有问题?我的人生将何去何从?”第二天,极度失落的我,顶着肿胀的黑眼圈,带着名落孙山的无限惆怅,约了一位同样高考失败的朋友,一起喝酒买醉。我的父亲,甚至不想让我继续读书了,但是我母亲毅然掏钱供我上大专,她觉得我还是个孩子,舍不得让我出去受苦。这些年,我心里对于我母亲,一半惭愧一半感激,毕竟她在对我失望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完全放弃我。
大专的二年半,我有了兼职的经历后,我被这社会残酷竞争的现实一巴掌扇醒了。特别是大二那年在中信证券实习的经历,让我产生了深深的自卑感。和我一起实习的三位伙伴,都是就读于本科院校的;招我们的面试主管是南开大学的学子;中信证券的管理层甚至是留学的海龟,而反观我自己呢?只是在一所大专学习,当时我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是多么无能。也正是因为如此,我才萌生了要考本科的决定。即使当初我妈用年龄大的担心否定我,希望我参加工作并成家,但我依然坚持自己考本的梦想,因为我想改变我母亲给我安排的人生预设轨道。我始终近乎偏执的认为“人生成功的标准,物质绝不是唯一的度量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否也是一个关键因素!而去读个本科,可以使我学会在物质生活有了一定保障的前提下,去怎么样更好的追求精神的世界。
七个月昏天黑地的努力后,我如愿在七月份收到了浙江省内一所一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正是在这七个月里,我第一次真正的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我想一直将这种乐趣延续下去,所以我跟我母亲商量要去读研。刚开始跟她商量时,她立马否决我,她就像绝大多数操心女儿婚事的母亲一样,担心自己的女儿因为学业而年龄太大,后半辈子会没有了好归宿。
中国的大部分家长都在对自己的女儿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女人的一生就是要结婚生子的,找个好男人就行了,只要嫁个有钱的又对你好男人,这一辈子就会幸福的。但是我想反问:你怎么就知道自己的女儿这辈子能够嫁给一个有钱又对她好的男人呢?有钱的男人无外乎两种:一种就是俗称“土豪”—有钱没文化的;这样的土豪有钱,但不见得会一直对一个人好。一种是靠自己实力赚钱的-即所谓的实力派。大部分实力派的有钱男人,学历并不会低,他们怎么会看上只有一个大专文凭甚至是高中文凭的女生?俗话说:你想找什么样的另一半的前提是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想找一个研究生的另一半,那么最好的前提是你自己也是一个研究生。因为两个恋人生活在一起,不仅仅只有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要能够一起分享精神世界。
所以我觉得一个女生决定去考研读博,是一种更高的生活品质的追求。这种高品质的生活追求,不单只体现在对另一半的优良选择上,也体现在自己自身的独立自主上。谁规定一个女生这辈子一定要靠男人的帮助,才能得到幸福的生活?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为了自己热爱的舞蹈事业,甘愿放弃一个做母亲的权利,可是她觉得自己很幸福!人生一辈子苦短,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又恰好有更高的人生目标要追求,但是却苦于深陷年龄大的泥淖和结婚生子的世俗漩涡中,那么要勇于打破这样的局面。听从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声音。我从来不觉得,女性就是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委屈一生,只为去成就男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