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的野菊花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单位组织参观有"共和国第一国企"之称的钨矿旧址。即便在修通公路的今天,这是还是可以算得上地处偏远、山高林密。

从展馆内展示的大量丰富的文字、图片、雕塑可以清楚了解到,在当年物质条件极其恶劣和机械设备缺乏的情况下,这里开采作业的所有程序基本靠着肩扛手抬。靠着最简单的工具如锤子、铁锹、箩筐、竹筛等工具完成采、挖、挑、洗、掏等工序。先辈为了开矿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可想而知。这是一部用血汗铸就的奋斗历史,更是共和国先驱们在红色经济发展史上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观完毕,坐上大巴车一路下山。放眼望去,长在路边山坡上的黄色野菊花开得正欢,绿绿的小叶片,衬托着那橙黄色的小花,美得自然,美得淡雅。这里一丛,那里一片,星星点点,泼泼辣辣,迎风招展,为这满眼苍翠的山里平添了一份格外的生机和活力。

车行至山脚处,便看见一片老旧的厂区大院。让我顿时想起我曾经住过的地质大院。这里的人们三三两两出入,秩序井然。看得出,这片𠂆区还有人在工作生活。这应该是为了这个矿的开采而继续在努力工作的人们。在这里,已经看上去有些陈旧的厂房、老医院、办公楼和一些斑驳生锈的机器,像是时代的文字,记录着一个时代的足迹。

作家张爱玲说:"感情通常是因为某一个时间和地点,某种氛围之下,因某一件细小琐碎的事打动我们。"或许是因为年龄的缘故,这些已然越来越少的旧厂矿大院,总能能勾起我的很多回忆。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和那些从小生长于村镇的孩子相比,他们对于故乡的印象是不一样的。或者也可以说,他们一直在寻找他印象中的故乡,有时候在一首老歌里,有时候在一幅陈旧的宣传画里,有时候在一部老电影里,总之,在许多似曾相识的场景里。

而对于这样一座厂矿大院,其实我并不了解它,但我相信,这样的大院一如我少年时代生活的地质大院,一定承载了几代开矿人的许多记忆。曾经,这里是他们的单位,他们的家,再后来,这里成了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他们叶落终要回归的根。他们在这里拼搏、奋斗、付出,有成千上万的开矿人曾挥洒自己的汗水,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生老病死,而今,使命在这里延续,薪火在这里相传,无数开矿人用自己的执着与信守,书写着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人生。

这里的一切,历经了时间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曾经的痕迹依稀可寻。每段历史都有它的独特性。一切都在发展,时代的洪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这些已经过去的岁月会存留在时光深处,它承载的那一段段激情燃烧的年月和一幕幕温暖美好的时光,将永远存留在一代代人的心中。

我默默地看着、想着。车开得很快,不过一会儿,车辆已然驶离那片厂矿大院很远。

我忽然想到,那些铸就"共和国第一国企"的先驱们,和这些后来接续奋斗的一代代开矿人,他们不就像那生长在山坡路边的野菊花吗?它们野生野长,无论是荒山野岭,还是悬崖峭壁,只要一粒种子落地,便能不择高低,随遇而安。它们耐热抗寒,低调坚韧,朴实无华地生长在贫瘠的沟壑山坡,坚守着自己的信念,默默绽放出属于自己的一份美丽。用顽强的生命之色装扮着自然大地。

总有一段记忆,让我们无法忘却。总有一种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年霜降后,东山上满是明黄色的山菊花。如果不能赶在这个时候来山上走一趟,这一年里似乎就缺少了一个季节。 今天下午三...
    教语文的袁老师阅读 235评论 2 6
  • 驾校的野菊花开了,这里一堆,那里一片,黄土高坡之上、衰草枯叶之中,一片片金黄,淡雅清新。 驾校在城西一个废弃的砖厂...
    弓文锐阅读 270评论 1 11
  • 八角不是香料,是当地最偏僻的地方,在山里的山里,下山一半天上山一半天。这里不通客车,一条机耕路只能过摩托。 他要到...
    兰疤二阅读 353评论 1 1
  • 很多花农们会种植各种各样的花卉,然后放在市场上卖,他们种植的植物,其实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不常见的植物,我们也...
    千彩_a6c8阅读 541评论 0 1
  • 韩春是我今年六一儿童节去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助学时认识的,他是我《行者》这本书中主人公之一魏修平的朋友,在广...
    罗帆文集阅读 77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