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杭州,早已春意盎然,满眼的绿自然不用说,那说来就来的春雨很有江南的味道,细细簌簌,一点也不恼人,倒有几分温润的体贴,让你可以一边尽享绵绵细雨,一边沐浴沁人春风。
躲进浙江大学的校园里过三四天清净的生活,一碗清粥,二三素食,三点一线,远离喧嚣,做一个倾听者,畅游者,思考者,与大学校园的幽深宁静为伴,与一群青春少年同行,怎能不惬意?
春雨淅沥,悄无声息,下个不停。洗刷过的空气格外清新,湿润的风中隐隐透着新绿的清香。在这样一个春雨如丝的季节,可以擎一柄纸伞,在百年老校区浓密的树荫下漫步,也可以不紧不慢地在细雨中懒散而行,任湿漉漉的雨敷在脸上。满眼的新绿,经雨一洗,越发娇嫩,一夜春雨,落红无数,早晨在校园里散步,不忍惊扰一地的缤纷。
苏杭美景,人间无双。来到杭州,自然是少不了要去西湖走走的。25年前,第一次逛西湖,结实实玩了个遍,奢侈地用了4、5筒胶卷,灵隐寺、飞来峰、岳庙、雷峰塔都留下了足迹。隔十年,路过杭城,又兴冲冲地拐进西湖,走马观花一番,算是重温了西湖的秀美。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应该离西湖不远的。我们几个人吃了晚饭,趁着小雨初歇,出南门往西,一直走。华灯初上,街景璀璨,都市的繁华令人艳羡,不过六七里,红绿灯处,突然没了高楼大厦的遮挡,一大片水面好像从地里冒了出来似的,让这城市的中心有了别样的灵动,我们一行人很是欣喜。手机查看位置,此处叫做“西溪湿地”,想必就是西湖景区里的湿地,这跟溱湖风景区和溱湖湿地公园同属一个概念差不多。虽然对天堂杭州不陌生,对西湖的样貌略知一二,但那都是艳阳高照之时,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总是先穿行在白堤,跨过断桥,游中山公园,望孤山翠绿,再搭乘游船,玩湖心风月无边,赏三潭映月、去花港观鱼,弃舟登岸后,四周走走,图的只是个热闹,看的是大众的景致,别无奇观异景,至于烟雨夜色中的西湖是什么样子,我是猜不出来的,此番好机会,趁着夜色,趁着雨后,好好的去欣赏夜西湖的样子。
夜幕渐渐降临,远处有星星点点的灯光,雨后的西溪,浸在潮湿的春风里,带着氤氲的水汽,周遭的一草一木,一树一花都润润的,滑滑的,嫩嫩的。沿湖的垂柳如刚出浴的女子,临风摇曳,似有万种风情。四月的傍晚,晓风佛面,波澜不惊,雾蒙蒙的湖面,不见船只,不见荷叶田田,只见烟雨微微。如果不是要寻夜色西湖的美景,这沿湖的任一处,都可以驻足流连,都可以让人陶醉。
眼睛贪婪地欣赏暮色里的西溪,不时用手机记录一幅幅美景,脚下自由自主地跟着人潮绕湖而行,希望能寻找到记忆里的踪影。长长的湖堤满是游人,走着走着,道路渐渐显得宽阔,隔了一排排树,路边出现了现代建筑和商店,街道和行人,红绿灯,出租车,肯德基。
怎不见绿杨阴里的白沙堤,还有断桥细雨,平湖秋月?湖的那边,有一座塔,隐隐约约的,该不会是雷峰塔吧?大家七嘴八舌,一时辨别不了。熟悉的城市,陌生的街道,看来,西溪终究不是西湖。
夜色渐浓,雨又悄无声息的飘落下来,打消了赏夜西湖的念头,也去不了西溪腹地,原路返回,着实有点遗憾。
窗外雨潺潺,躺在床上,雨夜读西溪。想象着那里的小桥流水人家,碧波荡漾纵横交汇,人文景点荟萃,归隐文化浓重。第一次循着文字认识西溪,便找到了同宗同族的根源。西溪五常的明尚书洪钟所建“洪园”便是重要标志,至于后人洪迈的《容斋随笔》,洪升的《长生殿》,更为钱塘望族洪氏家族在文化上的成就。
误入西溪湿地,不识西湖原路,我这个祖籍徽州的外乡人,无意间在西溪寻到了同族渊源,领略了杭城另一处幽静绝美。春雨初歇,夜色熏人醉,直把杭州当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