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友良叔来我家请我妈给他帮忙,他家初六摆进屋酒,农村里依旧沿袭了相互帮衬的淳朴民风,如无特殊情况,邻里乡亲都会相互搭把手。友良叔的儿子在县里的邮局上班,他从粮管所内退下来,便随儿子一同去了县城,帮忙看带孙子。去年入了腊月,友良叔就回到乡下,亲自上阵督促师傅们抓紧施工,果真遂了他愿,赶在年前粉刷水电等一应完工。
友良叔兴高采烈地给我们发中华,大红烟盒的中华烟在春节里很受欢迎,大方又喜庆。
小叔接过友良叔的烟,恭喜他新房落成,继而好奇地问,友良,你儿子不是在县城有一套大房子嘛,还回农村花钱费事建一栋干嘛呢?
我到县城后,没再回来过一个春节,现在儿子儿媳妇孙子一大家子人,要真回来了,老房子住不下,你也有好几年没回来过年了吧,友良叔自己也抽出一根烟点上,感慨万分地说,再说了,城市哪有农村好啊,乡下水好空气好,等孙子大了,我老了,回来有个落脚的地方,老俩口门前养养花,后院种种菜,自由自在养老,多好啊。不知道你的感觉怎么样,反正我在城里真是呆不惯,路面上小汽车跟蚂蚁似地,小区里也塞满了汽车电动车,只能成天窝在钢筋水泥房里,心里堵得慌啊,这还不算,城里的开销多,水费电费燃气费物业费,一个不能少,月月要开支,要是生活在农村里,最起码喝水吃菜不用花钱……
友良叔数落着城市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之处,与先前他刚进城那会的心境有天壤之别。他憧憬过城市生活的美好,可是日子久了,不是想象中的那么一回事,他这才恍过神来。其实,开销只是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在县城缺少朋友,白天孩子们上班,孙子上学,好不容易挨到天黑,家人都回来了,吃完饭看电视的看电视,扣手机的扣手机,连个说说话的人都没有,这种日子对于上了年纪的人度日如年,偏偏他又不爱打麻将,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一个。
小叔参观了友良叔的新房,三层新式小楼,从高大的仿古铁门进到屋子,客厅宽敞明亮,足有八十来平,这在城里抵得上一套小两居室,友良叔嫌瓷砖滑溜,客厅地面索性只铺了一层水泥。
友良叔并不是第一个回乡建房子的,在他前面还有几户人家,其中数来宝叔的房子气派。直到他家偌大的四层楼屹立在村头,我才知道来宝叔是村里人,退休前在市里火电厂工作,难怪我打小没见过他。
小叔在村里溜达了一圈,他开锁进了老屋,昏暗潮湿,一股浓烈的霉味涌进鼻腔,他哈切一声打了个喷嚏。小叔搬去市里十年整,这所老宅便十年无人问津。这栋老宅是祖上留下的,具体建于何时已无人知晓,可能是晚清明初时修建,算不上豪宅,但从屋内板壁上门窗的精美木雕,不难看出祖上在建房子上费了不少功夫,或许那人一辈子就为子孙攒下这么一栋房子。只可惜,后来出去打工,门窗悉数被人盗走。现如今,屋顶上的瓦破了,雨水流进二楼,楼板发霉呈白色,人踏上去随时有坠落的危险,后厨前年就坍塌了。
好好的一栋房子竟要毁在自己手里,小叔内心十分懊恼,后悔当初打错了算盘,以为自己离开了不会再回来。
可他不晓得,事实上,谁又能够真正离开家乡?
若是早几年花钱雇人定期翻修,老宅何至于此,自己也不至于回家来无落脚之地啊。他心里明白,他即将同城里那套商品房挥手告别,老宅才是自己最后的归宿。
晚饭后,小叔去了村里泥瓦匠家,全权委托他修葺老屋。人家师傅不愿接这活,很多椽子木梁烂透了,在上边干活很不安全。小叔好说一番,师傅才答应帮忙。
也许一年后,或许用不了那么久,又是另一番情景了。
那套商品房肯定还在市里,招手欢迎它的新主人。
这栋老屋肯定还在村里,陪伴相守的是归乡的小叔。
古月奇潭原创,房 屋篇大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