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安玩,当然要去看兵马俑。就好像到杭州玩,当然要去西湖。北京玩,当然要去天安门,长城一样。
之前听过许多关于旅游过程中,导游强制购物游客被宰的事,所以我出门喜欢独来独往。但有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不知道最近路怎么走。
去兵马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我是在火车站坐的旅游大巴,先在临潼下车,去看了华清池、西安事变旧址,后又在临潼坐大巴到兵马俑。
大巴把我放路边,继续了他的旅途。我四处看看,怎么也找不出兵马俑的样子啊,只得跟着人流走。不知啥原因,本来下车的人也不多,走着走着就四五个人了。这时,不知从哪儿突然冒出一拨人来。拦着人问要去哪几个景点游玩,这个说可以帮忙买门票,那个说有车送到大门口。
我混在人群里,不说话,只听他们说。不管别人问什么都不回应,这是我到陌生公共场合的习惯。终于,人群慢慢散了,那会还不会用地图搜索的我还是没有方向。
这时,一个二十七八岁,个头不高,理着小平头,略有点黑,整个人看起来很精神。微笑着跟我说:怎么?还没想好要怎么去玩吗?过来玩当然是要去兵马俑的,但秦陵地宫也是必须去的一个地方。 要不要我带你过去?从这里到地宫我开车大概十分钟,门票30你自己买。游完地宫,我再送你到兵马俑一号坑,一共二十块钱,到了后你在付钱。
也许是感觉他有点真诚,亲切,反正二十块钱又不贵,正缺个向导呢,我就答应了。小伙子是私家车,我装作看他车况,转到后面拍了他车牌号,发到我的亲友群上。
一路上,小伙子很健谈,从当地的旅游说到特产,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说到秦兵的英勇作战。并讲了个关于秦始皇怎么挑选兵士的小故事,故事具体内容没怎么用心听,也早已忘记。大体意思就是当地特产一种玉,玉养人,人养玉。秦军用玉来识别人身体的好与差。
说话的功夫,就到了地宫门口。小伙子停好车,热情的指给我买票的地方,说你好好玩,不着急,出来了我就在门口等着你。
因为大家都知道的原因,秦始皇陵一直到现在也没有发掘,地宫当然是仿造的。是根据出土文物以及文献记载建的,所以也不大,也就二十分钟时间游完了。
这中间一直有个问题想不明白,就是那小伙为啥?据他所说,地宫到兵马俑差不多有二十五分钟车程。这样他一人一车,一个多小时就挣我二十块钱?
很快,我的疑惑就有了解答。一看到我出地宫大门,小伙子就微笑着过来了,问我玩得怎么样?有啥感触?
要去兵马俑了,刚一上车,小伙子就问我想不想买点特产纪念品什么的带回去给亲友。我说出来玩,带一大堆东西怎么方便呢?也许看出了我的“老道”,油盐不进,他只得说,你也知道我这一趟挣不了啥钱,前面一个购物超市,进去转一圈就行,帮我赚积分。
话都说到这分上,就进去逛逛呗。超市是很大,货物多是特产,并且都是重复的,顾客不是很多。我在一排货架前停下,其实我只是随便看看,绝对不会买任何东西的。这时服务员马上走过来问我想买什么东西?我还没回答呢,身后一个中年人答话了。“我们想看看你这玛卡(时间久了,我已记不得叫什么名字了,但绝对不是玛卡,这里姑且用做替代吧),我曾经在它的原产地缅甸买过,你们这里就算有,也没原产地质量好,并且价格肯定很高。”我看到上面标价是180每克。
我转过头来,看那答话的中年人,戴着眼镜,背个公文包,一看就是经常出门的样子,浑身透着精明。
这时,服务员走过来说:“没想到先生还真见多识广,既然你识货,又真心想买,我们这里正好有刚到的上等货,至于价格嘛……”
还没等服务员说完话,“精明人”已经拉着我离开了。边走边说,这玩意儿特别提神,我经常用水冲了当茶喝,尤其晚上开车困了,喝两口,比个一罐红牛还来精神。
我扭头看了看他不像是经常开夜车的人啊。没注意到我的眼神,“精明人”继续说:但他们这里肯定比原产地要贵得多,不信我们前面再问问。果然前面还有买的,他就跟服务员招呼起来,“你把这个正宗的拿给我看看,并且不要说出一个让我们吓着的价格,我在缅甸买过才120一克”服务员拿出成色有点区别的两种来,说:“先生,你们可真是行家,识货,知道这种颜色淡点的是上等货,那种颜色深的是经过处理的,蒙骗外行人的。如果诚心想买,我可以给你们打折,130一克。”
看看不为所动的我,“精明人”说,你这价格还是有点贵,我们转转再说。又拉着我往前走。
我觉得好笑,从始至终我没说一句话,也从来不认识那个“精明人”,可他跟服务员都在把我往一起带。
下个点已经快到超市出口了,“精明人”又拉我一起看,并且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跟服务员讨价还价说:你要给我们120元一克,还要帮我们磨成粉,这样我们每人买你四十克。服务员说:看你们也转到这里来了,前面也了解过了,诚心想买,但我们是五十克起售,这个价格也是帮你们代了,不赚钱。
“ 精明人”:我们两个人每人四十克就是八十克啊,不过我们要亲眼看着你给我们磨粉,不许给我们掺假。
你们戏差不多演完了吧。我在心里这样想,转身迅速的离开了超市。开始了我的兵马俑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