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设计模式---模板方法模式(C++实现)

模板方法模式是设计模式行为型中最简单的一种设计模式。在实际中你甚至可能经常用到,只是你自己不知道它是一种设计模式罢了。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的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模板方法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角色:

抽象类(AbstractClass): 定义抽象的原语操作,具体的子类将重定义它们以实现一个算法,实现一个模板方法,定义一个算法的骨架。该模板方法不仅调用原语操作,也调用定义

具体子类 (ConcreteClass): 实现原语操作以完成算法中与特定子类相关的步骤。

UML图:


示例:假如你是一个老师,现在你要给你的学生出一份期末考试试卷。你班上有几十个学生,你将考虑如何为设计考试卷。

  经分析显然学生的试卷大部分类容都是一致的,唯一不一致的是姓名和答案。老师设计好试卷,只需要把试卷交个学生填写答案即可。学生不需要把题目照抄一份。

所以我们需要把试卷抽象成基类,并且给学生留下填写答案以及姓名的地方。

class TestPaper

{

public:

    void DoTestPaper(){

StudentName();

TestTitleOne();

TestTitleTwo();

};

void TestTitleOne(){

cout<<"题目一:X国的房价会降下来么?"<<endl;

AnswerOne();

}

void TestTitleTwo(){

cout<<"题目二:说说你的新闻联播的看法?"<<endl;

AnswerTwo();

}

virtual void AnswerOne() = 0;

virtual void AnswerTwo() = 0;

virtual void StudentName() = 0;

};

显然,上面 AnswerOne, AnserTwo,StudentName 就是学生答题的地方,学生不需要把题目也抄下来。只需要实现我们的这三个方法就可以了。

例如:小红的试卷

class XiaoHongTestPaper : public TestPaper

{

public:

void StudentName(){

cout<<"姓名:小红"<<endl;

}

void AnswerOne(){

cout<<"答:相信X,相信国家,明年一定降下来。"<<endl<<endl;

}

void AnswerTwo(){

cout<<"答:新闻联播是我最喜欢的节目啊。"<<endl<<endl;

}

};

小张的试卷:

class XiaoZhangTestPaper : public TestPaper

{

public:

void StudentName(){

cout<<"姓名:小张"<<endl;

}

void AnswerOne(){

cout<<"答:呵呵,还是去做你的X国梦吧。"<<endl<<endl;

}

void AnswerTwo(){

cout<<"答:我很幸福"<<endl<<endl;

}

};

客户端: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XiaoHongTestPaper paper1;

paper1.DoTestPaper();

XiaoZhangTestPaper paper2;

paper2.DoTestPaper();

system("pause");

return 0;

}

总的来说模板方法模式

优点:

1.模板方法模式在一个类中形式化地定义算法,而由它的子类实现细节的处理。

2.模板方法是一种代码复用的基本技术。它们在类库中尤为重要,它们提取了类库中的公共行为。

缺点:

每个不同的实现都需要定义一个子类,这会导致类的个数增加,系统更加庞大,设计也更加抽象,但是更加符合“单一职责原则”,使得类的内聚性得以提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