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百鸟朝凤》,诧异它居然还没有下线,但是拍片的确很少,一家影院一天基本就只有一场。看之前微博刷了影评,看过的都在极力推荐,我来看的时候多少有几分好奇。
电影非常质朴,接地气,没有华丽的词藻和服饰,只是安静讲着故事,层层递进的表现老一辈唢呐人对唢呐的挚爱和坚守。
剧中有一场戏,天鸣去城里出活,主人除了邀请他们还请了一支洋乐队。年轻人被洋乐队的音乐吸引,嫌弃唢呐太吵,进而过来制止结果发生冲突。这个场景让我想到现在的乡村,不管红白喜事还是会请个班底,只不过都是一个音响一个话筒一个人唱。唢呐基本上已经消失了,我只是在幼年看过几次吹唢呐的人。
年轻人中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唢呐,就算要学习一门乐器也是吉他或者钢琴,甚至是小提琴。除了吹唢呐无法维持生计,更有着吹唢呐显得卑贱的成分,几乎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爱着唢呐。
然而唢呐的声音真的就不好听吗,年轻人就真的不爱听吗,其实不然。我去微博搜了真实唢呐的演奏视频,听了《百鸟朝凤》这支曲子,声音高而且悦耳,模仿的鸟叫声更是惟妙惟肖。
由此说来唢呐还是有它存在的意义,毕竟曲子是好听的,唢呐应该走出婚丧嫁娶的老路,走入新的道路才有春天。年轻人学习吉他是因为它弹起来特别帅气,除了可以迷倒姑娘,还可以此赚钱,再加上流行音乐的影响,这些洋乐器的热度从未消退。
唢呐固有的社会形象传递大家一种价值观,因为生在民间所以显得太低廉,而洋乐器则高大上很多。电影里面为什么天鸣的爹一定要他学吹唢呐,那是因为那个娱乐设施匮乏的年代,吹唢呐就是一门手艺,是受人敬重的职业,婚丧嫁娶还要看唢呐出的台数,八台就是很不错的人家,一般人就是四台了。
就是因为受人尊敬,且收入也不错,所以天鸣爹自己就想成为唢呐匠。他没有成功就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并在人前炫耀他儿子会吹唢呐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等到天鸣出师后发现世道变了,人们不再向之前那么尊敬唢呐匠了,活也越来越少,钱也挣不到几个。这个时候天鸣爹也开始埋怨天鸣,“还拾掇那些破玩意有什么用”,天鸣的妈妈也在劝他放弃。
在我看来电影里老一辈唢呐匠的坚持让人心酸,生活就是残酷的,那一句“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显得多么的无奈。焦师傅的坚持是难能可贵的,他的确把唢呐吹到了骨头缝里,他毕生热爱唢呐,是因为他曾经享受过唢呐带来的荣耀。那种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下面哭声一片的宏大场面。
而天鸣则不一样,他出师的时候是唢呐衰退的时候,他坚持去传承但是已经非常无力了。我不知道焦师傅最后转身离去那一段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觉得应该是一种解脱吧。对天鸣而言唢呐的传承已不再是坚守游家班,而是永远不停止对唢呐的喜爱,并将这种喜爱传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