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是荣国府里最受宠爱的公子,贾兰是他兄长的遗孤,是府内少有的乖孩子,两人年龄相差不大,都是贾政和王夫人的嫡亲子孙。叔侄俩同期首次参加科举考试,结果全部金榜题名,这给衰败的贾家带来了一丝复兴的希望。
贾宝玉名列第七,贾兰考了第130名,贾府曾经的荣光似乎又在年轻的两代人身上重现。
前十名的试卷要呈皇上亲自审阅,贾宝玉的文章让皇帝眼前一亮,不禁称赞其为“清奇好文”。皇上查看宝玉籍贯为金陵,再翻阅上榜的考生花名册,发现第130名的贾兰与他出身相同,马上联想到自己已逝的王妃贾元春。
皇帝问大臣们,这贾氏弟子可与元妃娘娘是一家人? 贾府的世交好友北静王回答:正是!
哦?赶紧召上殿来让我见见。皇帝稀罕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何况又是当初建朝元老的后裔。
只可惜此时贾宝玉已人间蒸发多日,他留在凡间俗世的最后印记就是这斐然的科举考试成绩!
宝玉是啄玉而诞的神人,虽然从小受到贾府顶级人物贾母的溺爱,但平时除了跟老太太和姐妹们嬉闹、玩耍外,读书是他厌烦又绕不过去的负担。他最怕父亲贾政,因为父子俩一见面,贾政就要对他的学业做一番训斥。
其实贾宝玉也不是不喜欢读书,但他对科举的规定书目毫无兴趣,倒是对一些闲书读得津津有味,比如《西厢记》... 尤其是跟心有灵犀的林妹妹一起共读赏阅,两个年轻人才有“你懂我,我懂你”的感觉。
可这种情投意合的学习内容不仅不能公开,两人交流时还要常常暗指隐喻地,让周围人都琢磨不透他们的真实意思。
科举考试不可能涉及这些闲书,但闲书中的精彩又影响着两人纯洁、自由的思想个性。难怪贾宝玉为大观园各院落命名时都别出新样,令一帮贾政请来的大学问家刮目相看。
平时宝玉极少读“正经”书,总是找借口到老太太跟前凑热闹玩耍。直到与侄子兰儿第一次离家外出赶考的前几天,才温习了一遍必考书目,还是他新婚媳妇薛宝钗帮忙整理并督促着。
贾宝玉一上考场早早就完成了试卷和文章,还特地等了贾兰好长时间。谁知一下子便考了全国前十名,果不其然是个下凡的神仙。他自始至终没有“考取功名”的愿望,来世上一趟只是玩玩,体验了一把男儿赶考的经历。
如果深究贾宝玉如何掌握了人间学习的密钥,主要原因是他有一个最贴心的学霸女友——林黛玉!他喜欢跟林妹妹在一起,与同其他姐妹们感觉截然不同。
林黛玉有极高的智商,她的父亲林如海就曾考取探花(全国第三名),林家一直是书香名门;曾经指导过林黛玉的一对一家教贾雨村也是个学问颇高的考霸,虽然人品极差,数次被革职,但他逢考必过,总能又入仕途。
另外,林黛玉也是神仙哦,是宝玉的前世——那块大石头旁的一颗含羞草!
贾兰的成功没有丝毫意外,一是靠他母亲李纨多年的精心培育,再加上孩子本身懂事自觉,日积月累、勤奋努力,终于达到令人欣慰的目标。
贾兰很不幸,虽然生在豪门荣国府但幼年丧父,家里没了坚实的爵位和经济根基,他的寡母李纨是个明白人,到孩子这一代只能靠自己考取功名方能出头。
李纨的父亲一直在国子监做祭酒,每天浸泡在朝廷最高知识分子圈里,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怎样从小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也懂得一二。因此,但逢荣宁两府的红白喜事或是大观园里时不常的聚会、联欢,都难见贾兰的身影,不是长辈特别关注他不会参加,只由他妈李纨出面应付,贾兰只自己跟佣人在家学习、温书。
贾兰是人,宝玉是神,各有自己的成功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