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微信的解读多如牛毛,有个风吹草动,媒体这边就一窝蜂地涌入。可以说,微信养活了一批开发者的同时,也“养活”(你懂的)了一批行业媒体。
那么,微信会死吗?很多人从社交需求、使用场景、商业布局三个方面来解读微信。这样做,对不对呢?其实没错,这三者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满足基础的社交需求,继而丰富微信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使用场景,基于场景完善其商业化布局,从而为用户打造一站式的服务平台。
这意味着微信打算将用户留在“微信星球”上,就像国外某知名IT博客编辑说苹果在WWDC上的表现,是为带有“连接”属性的iPhone6作铺垫,意在把用户留在“苹果星球”上一样。
这种商业化布局,从逻辑层面来讲,一丁点儿错都没有。但是有一点,如果你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最好,且避开与垂直领域巨头的直接竞争,或许你可以做到这个完美的闭环。反之,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瓶颈,可能都会将用户逼上逃离的境地。
因为,你太重了。微信就面临这样的局面,腾讯也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微信商业化探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谨慎,就是明证。
那么微信有这个自信么?至少从腾讯内部的架构调整来说,微信确实被赋予了一个急先锋的角度。在移动互联网这块还未来得及被PC互联网巨头全面渗入且控制的领域,微信捷足先登,然而,却陷入面对满地黄金而无从下手的困局。微信想当新领域的霸主,既要做大也要做长,既要做规则的制定者,也要做规则的受益者,而不是赚快钱短钱,过一把瘾就死。
这样的微信,是可怕的。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因为《雪国列车》中的悲剧可能会因为那些“天生的规则颠覆者”而随时上演。商业的力量,虽没有暴风骤雨般猛烈,但一量形成就难以改变。
回到开始的问题,微信会死么?当然会死,不过是寿终正寝,在时代演变的洪流中自然死亡,还是中途夭折,被后起之秀斩杀于马下,无人知晓。而微信自己,想必也一直活在这种隐忧之下。
PS.说下我的观点,我不认为宇宙有什么大统一理论,也不认为人类能被某一个企业或组织全面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