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这个班第三年,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孩子越长大上课越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难道是因为他们长大了,不好意思回答?他们没有听懂我的问题?记得她们上四年级的时候,班上将近有20位同学会举手,现在每天举手发言的同学不超过10个。
今天晚上听了新网师《班主任成长》第二节课,我从中找到了答案。原来读五六年级的孩子处于一个成长敏感期,对于老师提的问题,他们需要有一个思考缓冲时间,他们会思考,老师这样讲的到底对不对。所以并不会像一二年级的小朋友那么积极回答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判断孩子的思维,更不能随便给孩子贴负面标签(上课不认真,不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思考……)。听完课心情好了许多,明天开始对于孩子上课不回答的这个问题也能释怀了。班主任成长课程里提到的很多问题和建议实操性都很强,庆幸自己选对了课。
附三句今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话;
拉家长“下水”
引学生“上钩”
向同事“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