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面对面沟通】
关键对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们在面对它时却经常退缩,这是因为我们担心直接面对会让问题变得更糟,这种心理让我们变成了逃避关键对话的大师。例如,面对关键对话,同事之间经常用电子邮件沟通而不是面对面地坦率交流;老板给下属留语音邮件而不是当面把问题讨论清楚;家庭成员之间总喜欢改变话题而不是积极应对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在当前的社会中,人们已经习惯用电子设备进行交流,缺少了面对面的沟通,人与人之间就会产生距离感。在电子设备上能够很好的交谈,但在现实中,当他们面对面的时候反而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沟通。在日常中,我们应该面对面的交流,把问题讨论清楚,积极应对对话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沉默】
沉默是把杀人刀!一位医生准备给病人做静脉注射,但是并没有按规定戴上手套和口罩,也没有穿防感染的手术服,这些都是保证患者安全必须遵守的工作流程。虽然护士提醒他要做必要的防护工作,但这位医生并没有听劝,而是继续我行我素。在对7 000多名医生和护士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医疗工作者几乎每时每刻都会面对此类关键时刻。实际上,8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经常看到有人在这方面图省事,表现出不够专业或是完全违反安全操作规定。
问题的关键在于,那些发现违规操作的人并不会提出异议。在全球范围内,我们的调查发现,敢于在这种关键时刻指出问题的护士比例不到8%。与此类似,医生在面对关键对话时敢于挺身而出的比例也很低,和这个数据差不多。当他们不敢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时,当他们逃避关键对话时,结果必然会影响患者安全(有些甚至会导致死亡案例)、护理人员流失率、医生满意度、护理工作效率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总结:人是有保持沉默的权力的,但是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而选择了沉默,还有的就是迫于压力,又或者是得到做够的金钱而保持沉默。有时候沉默并不是一件好事,你应该考虑一下如果发生在你的身上,你又该如何?我们应该及时的指出问题所在,而不是保持沉默,避免最后成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关键词【选择】
实际上,在会议中除了老板之外的每个人都看得出这个方案行不通。但是,明知道这样是错误的,他们仍然选择违心地接受不利的结果。可以说,大家都毫无例外地认为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以下两种选择。·
选择一:当面表示反对,把公司老板惹恼。
·选择二:沉默接受错误决定,不管公司是否会因此遭殃。
没错,这就是大多数人在面对关键对话时出现的心理,认为要么道出良药苦口的事实激怒对方,要么为了保全面子违心地接受错误的决定。其实,这种“傻瓜式选择”早在我们的童年时代就已经深深植入了我们的意识之中。比如,奶奶端上一块加冰淇淋的蔬菜饼,笑眯眯地问:“喜欢吗?”实际上,她真正想问的是:“你喜欢我吗?”当我们毫不犹豫地说出讨厌青菜,看到她脸上吃惊而受伤的表情时,我们不由地暗自警告自己:“从今往后,如果必须在说实话和顾面子之间做出选择,我一定要加倍小心!”
总结:在做选择时,应该实事求是,要勇敢的指出,大多数时候要不是激怒对方,要不为了保全面子而违心的接受错误的决定,这就是“傻瓜式选择”。 当考虑你想要什么时,注意不要陷入“非A别B的使瓜选择”,你要告诉自己,必须在和平与诚实,失败与胜利之间进行选择,打破这个“非A则B的傻瓜选择”,寻找两全其美的“A与B同时存在”。明确你不想要什么,把它与你想要的加在一起,让你的头脑开始寻找一种健康的方式,使你能够进行正确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