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智多星老师讲课,逍遥一族轻松赚钱潇洒生活。他说认知有顺序,认知不可逆。
这也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果然老师也讲了这个故事,我想不仅能诠释认知度,一个人起心动念如何,做事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有两个信佛的年轻人在拜佛的时候,烟瘾来了。
其中一个就问旁边的一个和尚,他说法师啊,我拜佛的时候可不可以抽烟呢?
这个法师说当然不行,这对佛不恭敬了。
另一个年轻人他也想抽烟,他也去问这个法师,说:法师啊,在抽烟的时候我可不可以拜佛呢?
这个法师回答说:阿弥陀佛,难得你抽烟的时候都还想到要拜佛,当然可以啊。”
这个法师回答的非常的妙,这个人问的也非常的妙,他不是问拜佛的时候能不能抽烟,他问的是抽烟的时候能不能拜佛。
事情是一样的事情,可是心态是不一样的。
看起来都是在一边抽烟一边拜佛,可是如果你是拜佛的时候想抽烟就是对佛不恭敬,
你如果是抽烟的时候想拜佛那就是抽烟的时候都不忘记拜佛,这性质完全不同了。
所以就是说,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看起来是那么不差分毫,可是它里面的性质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个人去做一件事,到底代表什么?里面的含义是什么?起心动念是怎么样?
这个外人都不能知道,所以玄奘法师有一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你修行得不得力,拜佛诚不诚心,做善事是不是纯粹的行善,这些都是你冷暖自知,只有自己才知道的。
所以说为人做事因果自负就是这样的道理。
你的因果来自于你的起心动念。而且是非常的精准。
大都是你的发心就决定了结果,生活、学习、工作中很多的事情都能说明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