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对,还是追求快乐的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亲密关系与灵魂之间的启示与镜像,在读了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每个人的童年有多重要,如果不是现在年纪大了,如果不是接触心理学,我或许永远也意识不到或不得不承认:童年几乎就是成年后人生的全部。

原来我常常感觉孤独、敏感、没有安全感、恐惧背叛与离弃,全是因为我童年在【归属感】和【确认自己的重要性】两方面在心灵深处埋下了两个小洞。这个小洞随着成年,他们一直潜伏着、啃噬着我的阳光,更剥夺了我的部分快乐。

因为童年埋下小洞的匮乏,在亲密关系上,我无意识的潜意识尤其渴望抓取一切可以承认我、欣赏我、包容我的一切赞赏我+宰相肚+只说好男。

书中所述的亲密关系的几个阶段我几乎都体验过:绚丽/月晕→幻灭(觉察)→内省(指引)→启示(突破)。

因为试图“越狱”,我直接使用了大刀阔斧的改造---改造对方!其惨烈程度至今回想仍惊心动魄。唯一值得感恩的是,这把双刃剑在双方见血的过程中,我发现往往最痛的是自己!因为愤怒之剑,本来是想攻击,不曾想碰上男人的绝杀--情绪抽离,使得主动攻击又转变成被动攻击。果然也成功入过地狱!

在黑暗的地狱里,也外抓过,比如攻击身边人或者绝然独行......慢慢过渡到书上所说的内省阶段,这个过程像海灵格说的:回到童年,去感谢父母,感恩令自己重新有力量,令自本性具足(佛家的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六祖坛经说, 自性般若 本自具足,这句话和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道说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是的,绕了一圈,回到童年!明白了一切所求、所抓、所痛,都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对方!而每个人的童年那个小洞不一,只要,我们【关注自己,反求诸己】便不会再求而不得,而死死苛责、改变对方,会发现亲密关系将立刻以水的形式往源头流转。

人呵,有智慧有文化,也懂道理,偏偏人性就是如此复杂,不是明白个道理就能立刻转变了行为。万一,这过程,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有刹不住车或忍不住在陷入情结泥潭,还偏偏在某个生活场景中再现时,我们下意识地【权利争夺】时,请提醒自己放下期待,攻击冲口而出的瞬间,问问心里的小洞:你是追求当下的对,还是追求当下快乐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冬山如睡》 我总是在冬天里变得很是懒散和无聊,很想出去走走,比如这南山,在冬天里该是另外的一番样子吧。 宋人郭熙...
    阮小籍阅读 706评论 11 22
  • 来源:东西风尚 ID:aishang-zhi 继2016年8月14日凌晨,王宝强在微博发离婚声明,与妻子解除婚姻关...
    东西风尚阅读 290评论 0 0
  • 天真不是一种傻,傻的人未必就是笨。 有时候,天真的人真的很幸福,不去算计不争,或许也容易满足,虽然总会被现实打...
    紫色树叶熊阅读 444评论 0 1
  • 本人被花痴病困扰多年,并且久治不愈。在屡教不改,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我,甘之如饴的放弃了治疗。 其实,我也想做一枚高...
    夜白安阅读 5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