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孙巨源以八月十五日离海州,坐别于景疏楼上。既而与余会于润州,至楚州乃别。余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与太守会于景疏楼上,作此词以寄巨源。
长忆别时,景疏楼上,明月如水。
美酒清歌,留连不住,月随人千里。
别来三度,孤光又满,冷落共谁同醉?
卷珠帘,凄然顾影,共伊到明无寐。
今朝有客,来从淮上,能道使君深意。
凭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泪。
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华侵被。
此时看,回廊晓月,也应暗记。
这首词是苏轼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十月十五日到达海州后不久,为怀念友人孙巨源而作。熙宁七年秋苏轼与孙巨源会于润州,有多景楼之游,随后他们二人同行到楚州(今江苏准安)。
孙巨源应朝廷诏令,在这里从淮河入水乘船向汴京进发。而苏轼向东经由涟水,于当年十月到达海州,与新任海州太守的陈君会于景疏楼,这首词应是在这之后不久为了怀念孙巨源所作的。苏轼于同年十一月初抵达密州任。
这首词是苏轼友情词的早期作品,全篇写得婉转细腻,蕴藉含蓄,而词作的语言又是平易通达,全篇不用典故,却表现出浓浓的情谊,是表达友情的一篇佳作。
词人通过词序交代了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上片对月怀友,一开始先写友人离别海州,用明月来烘染环境,进而写友人飘然远去,月送行人,赋予了月亮鲜明的感情色彩。
全词开篇词人因为看到月亮而心生思念,结尾处又假想自己思念的友人看到晓月记起自己而涌出思念,明月始,以晓月终,明月流水的描写同双方的相互思念紧密结合,是苏轼友情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