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甄嬛传》,后宫的女人们果然个个是美如冠玉、倾国倾城,以至于看着皇上那张老脸时不禁摇头叹息,何德何能,你个小老头何德何能拥有那么多好女子。
女人多的地方自然是非多,何况后宫佳丽三千,个个都是天生尤物,少不了心高气傲的主儿,群芳斗艳、勾心斗角更是家常便饭。
在这儿咱不提雍正,也不考究历史的真实性,就只说大胖橘。
其实我很想称呼他为四大爷,虽然登基时也就四十五岁,放在今日也是正当壮年,或许是古人的早熟,亦或是帝王家权力斗争的摧残,那时的他已显得不年轻了。这部剧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后宫的靓女如云和莺莺燕燕,不是甄嬛的低调谦虚和时而展现的锋芒毕露,不是华妃的盛气凌人,不是皇后的精心算计,也不是沈眉庄的举止得体、不卑不亢,而是大胖橘对已逝纯元皇后的一片痴心和念念不忘。
先从皇后说起,这里指的宜修,她是纯元的妹妹,先于纯元嫁给了皇上,却在纯元进宫后遭到了冷落,心中一直愤愤不平。终于在失去宠爱又失去三阿哥后泯灭了人心,设计害死了自己的亲姐姐纯元。正如最后大胖橘所言,她犯下种种罪行,筹谋储君、戕害嫔妃、残害皇嗣,虽不是件件明查,但也略知一二,即便如此他也未曾动过废后之念。但宜修与纯元是亲姐妹,且待纯元既恭谨又谦和,若不是她亲口承认,绝不相信纯元是受亲妹妹所害。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纯元在临死前给皇上留下了一句话“我死之后,请善待宜修,不管她做了什么,看在我的份上,请原谅宽恕她......”。或许对大胖橘来说,保留宜修的皇后身份,保住皇后母仪天下的形象,维持后宫的安静平和,对她的一些罪行睁只眼闭只眼,便是对纯元的一往情深。但唯独不能原谅纯元的死和她有关,这像是大大的侮辱,既侮辱了身为皇帝的威严,也侮辱了十几年来对纯元临终托付的谨守。
再来说说从头至尾散发着主角光环的甄嬛,她在剧中一出现便显得卓尔不凡,一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的模样。进宫后,遵守着与世无争的乖巧,后来发现躺着也中枪,便开始学会自我保护和反击,慢慢在人群中变得不容小觑。后宫中,接二连三发生的血淋淋的命案都在告诉她,这群女人都是疯子,她们争夺的不仅仅是皇帝的恩宠,还有别人的性命。不得宠,便不得活,得宠,也只是暂时活着,后宫的女人都是悲哀的,是身不由己的,是可怜的,也是可恨的。在这里,要么你死要么我亡,势如水火。最初进宫时,甄嬛的着装及仪态并未入太后和皇帝的眼,倒是模样像极了纯元,即便太后有心干预也未成功,该进宫的人终究还是进宫了。如果说甄嬛入宫本就是错,那么故事一开始就错了,而且只能一错到底。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可以理解为是纯元指引着甄嬛和大胖橘见面的。不然哪有后面的精彩宫斗,华妃在冷宫中心灰意冷撞墙惨死,皇后在幽禁中心悸而亡,只能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那么大胖橘到底爱的是纯元还是甄嬛?
我听过一些说法,在这里也谈点个人看法。大胖橘对甄嬛是爱的,而且是深深的爱,可能这点连自认为以江山社稷为重的皇帝自己都未曾察觉。首先,甄嬛是温实初眼中的贤惠女子,两人青梅竹马必是有很深的感情,不然也不会有一路死心塌地的处处关照。其二,十七爷果郡王喜好诗词歌赋,擅长琴箫礼乐,为人谨小慎微、思虑周详,竟也无法自持的爱上了甄嬛,说明甄嬛必有可贵之处,不是平凡女子所能比的。这样一个妙龄女子,出现在大胖橘身边,懂他的心思,又照顾他的情绪,点点滴滴中体现了大格局,这岂不是一个男人梦寐以求的伴侣。
后宫之中,美女如云,大多出身于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个个端庄得体、举止优雅,为何大胖橘偏偏钟情于纯元?因为她死了。
即便是皇帝,有着九五之尊、皇室血脉,在感情上他也不过是个凡人。人啊,总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么就是在全心想要呵护那个人的时候她却不在了。从剧中,我们知道,纯元死在了大胖橘最爱她的时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