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受了点小刺激,才发现不要单凭你个人的感觉来判定你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你认为你们关系还不错的时候。
当利益产生冲突时,谁还认识谁呢。我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班委,因为我觉得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每每发生投票之时显得我很无力,因为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但是又觉得傻乎乎,因为用别人的主管判断来否决自己的全部,对自己太残忍了,毕竟他对我的评价是用他的价值体系,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公平公正的按贡献投票。
因此事,我才会想起来与一段时间未视频的家里人通话,他们真的是我坚强的后盾。看着姐姐的微商顾客可能越来越多,佩服她扫街的勇气;听爸爸唠唠抖音的小故事,讲奶奶告诉他“未雨绸缪”,各种家乡俗语的实践意义,他年轻的时候也勤快,有眼色,小包工头看在眼里反而会给他安排最轻的活;也讲到他看到别人的生活方式时羡慕的眼神,60岁两辆车,休闲方式是捡石头,全国旅游顺便去内地买买石头。我觉得他是羡慕的,甚至是人家子女继承父业,每年几万多块钱,他怎么可能不羡慕。因为害怕我们以后可能连自己都养不活,所以到40岁还不敢停下来喘口气,即使烟酒是大手笔但是他花的自己钱,买自己开心,我又要什么权利去剥夺呢?
突然觉得父母老了,而我成长的速度太慢了,甚至是在走倒坡路。我曾想象的得过且过有书读便可疗愈使内心满足,却忽略了父母的物质要求,我愿意过穷日子精神富足,不代表父母要和我一样承受相同的遭遇,他们的理想晚年是需要物质支撑的,而作为子女只为自己而活,很难说不是自私,毕竟乌鸦也会反哺,不能只享受被抚养长大的权利却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从前我有点看不上那些事事听父母话的人,但是现在想想,父母已经给了我绝大多数无法拥有的自由,我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要让他们开心,这是我唯一的心意,因为他们曾经也这么对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