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时间是把杀猪刀;
也有人说,时间是把整容刀。
有人说,一眼万年;
也有人说,百年一瞬。
同样是时间,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比喻。
因此,我非常同意李笑来的一个重要观点,“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就像是这世界上每个人,每天都必须花掉手上的86400块,有的人让钱增值了,有人却反倒“欠债累累”。
如果一个人一天纯粹用好的是3小时的话,只要能够让自己的时间用好多1秒,那都是赚的。
从我们和时间之间的三个常犯的误会来谈谈如何能够做到更好地管理自己,从而用好自己的时间。
一、“任务虐我千百遍,我待任务如初见。”
“如果我对2016年的自己说,你至少每周看一本书,每天看一篇文章,去组织活动。”
那我一定是疯了, 因为“臣妾做不到呀。”因为我以前从来没做过,一年都没有看过一本完整的书。
而现在每周分享一本书,简直是“天差地别”。说明,我做到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误判任务的难度。
就像是To do list常有,但全部完成的人却不常有,未完成项目比完成项目还多更常有。
难道真的是我们“眼大肚小”吗?也未必。任务多,并不代表任务就重。
其实是因为在着手任务之前忘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姿势:得先判断面前的事情,你有多熟悉。
比方说,如果按照从陌生到熟悉来看是0到10分的话,你会打几分?
然后再根据程度来进行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估算。
举个例子,管理员进行第一次读书分享的时候,以为自己读书很快,量也不小,虽然写的不多,但应该也能够很快就写好逐字稿,结果憋了一天也没写出来什么,便草草分享了。这就是对于自己任务熟悉程度判断不准确的表现。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对一件事情是否真的熟悉呢?
按照6个步骤去对标就可以了:
知环节——拆任务——分任务——数步骤——算时长——查风险
其次,拆解任务,分清步骤,就像蛋炒蛋,简单又困难。
书中提到,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到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也就是说任何任务都起码会具备这三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以前的我,会很简单地认为,流程就是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就像有人说的“把流程细化到每个对应的负责人,做好相应的备选方案。”
这个话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就会发现,但深入询问,就会立马站不住脚。
“准备如何将流程细化,细化到什么人身上?做怎样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有几个?是应对怎样的情形?”
也就是说,当我们明确【具体】任务之后,就需要根据任务,来写出具体的操作与规划,更重要的人,还要写出具体的步骤,比如,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执行时间、地点、项目、人员等等。
才是一个完整的任务到完成的闭环。
第二、只求过程,不求结果。
有句话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
我想说,很多人为了逃避过程中的困难,愿意白费功夫。
为什么我们常常能够看到很多有苦劳而不好责备,却也不会被欣赏的人呢?
比如,一个阅读功底一般的人,明明可以每天看书半小时,坚持带来大改变,却偏偏非要熬到最后一天,生吞一本书,一日解千愁。
连填鸭式读书都算不上,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内容没有看进去,没有出来效果。
别人输出读书笔记,他只有叹出深深一口气。
于是大声高呼“我有拖延症”,好像“我有病,我光荣”似的。
难道有人能够在玩超级玛丽的时候,直接绕过所有的小怪物,立马救到公主吗?
那看电影的时候,男主角在里面毫无难度地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你还会看吗?
其实我们都知道困难是必经的,但到了自己身上的时候,就会产生认知偏差,觉得自己会有多特殊。
做事过程中,困难的部分往往更有价值,绕困难而行,其实也是绕成功而行。
第三、动在心里,脚难迈。
任务如山倒,本应该立马着手进行的。
“等我做好准备了,我再动。”
“我明天起开始复盘”,结果明日复明日。
不但是像第二点一样,害怕过程中的困难,干脆就是,不是我不做,而是我没时间,给自己安排很多无关紧要的任务,重要的任务还没开始,就宣告结束了。
及时行动不是口号,但当自己有很多事务在身,不知道应该先做哪个的时候,该如何去行动呢?
有一档的韩国综艺节目我会反复收听,叫做《白钟元的胡同餐馆》,一位韩国做餐饮生意很有名的人,在里面指导一些经营不善或者需要经营升级的餐馆,可以学到很多跟餐饮创业相关的方法,其实这些方法,也对应了很多做事的原则。
比如有一次,白钟元在店里,当时只有他一个人,既要收钱、收桌子、安排外面等待的客人就坐、给已经坐下的客人食物的时候,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如何去做?他非常从容地先收钱;然后收桌子(因为桌子不收拾,新来的客人就坐不了,也影响体验。);安排客人坐下,并送了饮料;接了订单以后,将两桌的食物按照顺序制作食物,一切如行云流水。
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时间已经在流逝的,比起慌张试错,立马下手去分析哪些任务更急更重要,并且毫不犹豫地去执行,才是提升效率的最好方式。
总结一下,当我们去做一个任务时,先判断自己对这个任务的熟悉度是多少,然后再去估计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时间,这样时间的把握会更准确,自己也会更有确信;
做成一件事情的时候,结果常常很美,但为了看到美好的结果,就要学会接受过程的崎岖,坦然面对。
而当我们知道行动不外乎去做,先不管结果好坏,“豆腐要趁热吃”,先不管吃相如何,吃到肚子里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