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德加•沙因说: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认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最近三十年全球产生的知识总量大概等同于过去两千年产生的知识总量,在18世纪,知识更新的周期是80-90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缩短为5年;进入21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经缩短到了2-3年。据说到了2050年,我们现在知识的总量将仅仅占那时候知识总量的1%。也就是说,在30年后,很可能我们所用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全新的知识,是需要我们重新接收或者更新的知识。
我们父母那一辈,他们全部知识的80%都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候获得的,其余20%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得到的;但是现在完全相反,我们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只是凤毛麟角,有不低于80%的知识是需要我们在漫长的人生中不断通过学习获得的。现在的大学生刚进学校时学的东西,很可能等他们大四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没用了,那种依靠学校学到的知识受用终身的好事,已经不存在。
这个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对人才的淘汰也越来越快,一个人的竞争力不再仅仅取决于他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学习新知识的效率,这个效率包括了质、包括了量,还包括了速度。
《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德·圣吉说“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学习力将会是未来个人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
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刚入学的五六岁小朋友,大约有82%的人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有自信,而当他们16岁时,这个百分比骤降为18%。大部分的人在学习过程中都表现出了无力感,有许多人甚至表现出了焦虑。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见别人在学英语,你也急忙找了个词汇软件天天打卡,却不知道背这些单词到底有多少用;看见别人在朋友圈分享运动照片,你也下定决心要坚持跑步,结果跑了一次就再也抬不起腿;看见别人订阅各种学习专栏,你也跟着下载各种APP,花的钱不少却感觉自己没有任何长进。
这些行为其实都在加剧你的焦虑。焦虑的原因其实是你感觉到了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你想要变得更好的信号,是好事。但是为什么这么努力了,能力还是和梦想不匹配呢,这种“越努力、越焦虑”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知道无论如何要学习但是不知道学什么;感觉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却不知道怎么去学,到底从哪儿开始学;明明学习了,却总是比别人慢,还不比别人学的好?这些情况的不断积累让我们越来越恐惧。
在应对焦虑的各种方式里,提升学习力是我们保持自己内心秩序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正确的学习方式会让你做到过去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让你不会因为别人的努力或者是自己暂时的落后而焦虑。
很多人都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我怎么会不懂学习呢?比如说看一本书从头翻到尾,最好还能背下重点,又或者是只要记住老师在课堂上教的知识就可以,。这其实是典型的校园式学习思维,是非常被动的一种学习方式,甚至是无效学习。
以前上课的时候我们听老师讲习题,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每一步用的公式、定理,每一个步骤我们好像都能听懂,觉得非常简单,但一到考试,真的要用这些知识去解题时却发现自己还是不会。再比如现在最常见的一种学习方式,看书。有些人花了一周的时间觉得自己完全掌握了知识点,结果在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真的要去解决的时候,根本想不起来书里学过的知识。还有一些人是碰到和书上一模一样的问题时知道怎么解决,但是只要问题稍加包装,他就完全不知道如何衍生出关联的解决方法。
在这两个例子中我们看到的,其实就是缺乏把知识资源内化为自己技能的能力,这在信息过剩而时间却被切割成碎片的时代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能力再好,如果你没有行动,没有去做,那它也不会创造任何价值。学习力,实际上是你的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再加上学习行动形成的一个学习闭环。学习意识会让你去主动搜寻信息,学习能力能帮助你把信息转换为知识,而学习行动能有效的将知识内化成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