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文公姬重耳原本只是晋国一个普通的公子,既非嫡长子也不受其父献公的宠爱,青年时期默默无闻,中年时期遭父驱逐、兄弟追杀,在外流浪一十九年,饱经磨难。一日回国称君,就如同非洲草原的雄狮一般,变得锐不可当。驱怀公,定社稷;平王子带叛乱,夹辅周室;城濮败楚,报施定霸;践土会盟,襄王屈驾。为政仅四年而内平外服,功成诸侯之长。
重耳流亡。骊姬乱晋,太子申生被逼自杀,公子重耳逃往翟国,公子夷吾逃往梁国。四年以后,晋献公病逝,献公的爱子奚齐与卓子先后被杀,一时间晋国君位空悬,里克欲迎重耳回国继位,重耳以“不在父亲的丧期图谋君位”为由谢绝了,将机会留给了他的弟弟夷吾,公子夷吾回国即位,这就是晋惠公。八年以后,晋惠公担心哥哥重耳回来抢班夺权,于是派出了杀手,重耳不得已离开翟国踏上新的流亡之旅。重耳一行人来到了卫国,在卫国没有得到礼遇,身上带的干粮已经吃完,实在饿的没办法了,就向一个老农行乞,老农从地上捡起一块土扔给重耳,重耳抱着土块跪在地上哭喊道:“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我?”身边的随从过来安慰道:“土代表着社稷,这预示着上天要把江山社稷授予公子您啊!”这样的精神胜利法确实能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但是仍然解决不了饥饿的问题,最后介子推竟然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连同野菜熬成肉汤奉献给重耳和他的随从们。重耳一行人走了很长时间的路,最后来到了齐国,在齐国得到了良好的待遇,重耳就在这里安顿了下来,一待就是五年。
重耳归晋。重耳在齐国过的不错,在这里有吃的,有住的,有用的,还有美女陪伴,人生夫复何求?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齐桓公去世,五子争位,齐国大乱,此地已非久留之地,虽然重耳极不情愿,但还是被他的随从们裹挟着离开了齐国。离开齐国后,重耳一行人先后经过了曹国、宋国、郑国,来到了楚国,楚成王以诸侯之礼盛情款待,重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礼遇。就在这个时候,从晋国国内传来消息,晋惠公去世,太子圉继位,就是晋怀公,这位怀公比他的父亲惠公更为不肖,国内希望重耳回来主持大局的呼声越来越高,重耳归晋的时机成熟了。也就在这个时候,秦国派出使者来跟重耳联络,表示愿意派军队护送重耳回国夺取君位,重耳答应了,于是跟着使者来到了秦国。秦穆公设宴款待重耳,宴会上,重耳赋诗《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鸟彼飞隼,载飞载止”;秦穆公赋诗《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饬,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六十二岁的重耳终于返回晋国,并且当上了国君,这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入王定霸。叔带叛乱,周襄王出奔于郑,向各诸侯求援,作为同姓诸侯国的领导人,晋文公义不容辞,发兵平叛,迎回襄王,此为入王。不战无以成霸,好战无以取威。晋文公四年,楚国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以先轸为帅,巧施“连环三计”,孤立楚国、获得秦齐两大国的支持;又迫使卫曹两国跟楚国断交,激怒楚将子玉,楚军进击,晋军则退避三舍,最后双方在城濮交战。晋国以上中下三军来对战楚国的左中右三军。晋国先以其优势的上军击溃楚国相对弱势的右军,先胜一局;而后以其相对弱势的下军迎战楚国优势的左军,不敌,向后撤,楚军追击,晋从上军和中军各抽出一部分兵力向楚左军的侧翼发起进攻,此时晋下军也停止撤退,回身反击,楚左军两面受敌,败下阵来,晋又胜一局。楚国主将子玉见大势已去,为了保存兵力,遂率中军退出战场,收罗左军和右军的残兵败将,逃回楚国,于楚成王面前引咎自杀。城濮一战,晋文公威震诸侯,楚国在此后的若干年内没敢再来中原地区挑事,晋国长期维持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此为定霸。
晋文公四十三岁时流亡他国,期间九死一生,六十二岁回国称君,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就使晋国成为当时的超级大国,政平民阜,财用不匮,夹辅周王室,担当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无异于受命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