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①,有怀投笔②,慕宗悫之长风③。舍簪笏于百龄④,奉晨昏于万里⑤。非谢家之宝树⑥,接孟氏之芳邻⑦。他日趋庭,叨陪鲤对⑧,今晨捧袂⑨,喜托龙门。杨意不逢⑩,抚凌云而自惜,锺期既遇⑪,奏流水以何惭⑫?
【注释】
①终军:西汉人。二十多岁时曾请缨抓回南越王。
②投笔:指弃文从武。《后汉书·班超传》说班超先在官府抄文书,后掷笔于地,要“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③宗悫(què):南朝宋人,年轻时有“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志向。
④簪笏(zān hù):古代官员用的冠簪、手版。百龄:百年,一生。
⑤晨昏:古代礼节规定早晚向父母请安。
⑥谢家之宝树:东晋谢安曾称其侄谢玄是“吾家之宝树”。见《晋书·谢安传》。
⑦孟氏之芳邻:传说孟母为了找好邻居曾三次搬家,以使孟子有个成长的好环境。
⑧叨(tāo):惭愧,表示自谦。鲤对:孔子曾在儿子孔鲤走过庭前时对他进行教育。见《论语·季氏》。
⑨捧袂(mèi):捧着衣袖的恭敬样子。
⑩杨意:即杨得意,汉武帝时宫廷狗监。司马相如便是由他引荐的。
⑪锺期:锺子期,琴师伯牙的知音。
⑫流水:伯牙奏琴,志在流水。
【译文】
我王勃只是腰带三尺的小官,孤立无助的书生。没有门路请缨报国,与终军的弱冠年纪相当;怀着投笔从军的志愿,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理想。抛开一辈子的前途,到万里之外事奉双亲。虽不及谢家的杰出人才,却有幸交接孟母的好邻居。不久以后到家里庭院学孔鲤那样聆听父亲的教诲,今天拜见阎公荣幸如同登龙门。司马相如没遇到杨得意那样的荐举之人,只能捧着赋而自我惋惜;伯牙既然遇上锺子期那样的知音人士,弹奏起高山流水之曲又有何羞惭?
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①,梓泽丘墟②。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③。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注释】
①兰亭:东晋王羲之等文人的聚会之地。
②梓泽:又名金谷园,西晋石崇所建,常在此与当时名流宴饮聚会。
③疏:陈述,撰写。短引:小序。
【译文】
唉!名胜之地不能常游,盛大的筵席难以再遇。兰亭雅集已成了古迹,金谷名园也变为废墟。临别赠言,幸而在饯别盛会上蒙受阎公之恩;登高赋诗,还是仰仗诸公的诗才。请允许我冒昧地倾吐诚意,恭恭敬敬地写下这篇短序。一说每人都请赋诗,四韵八句就写成了。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译文】
高高的滕王阁耸立在江渚,佩玉声鸣鸾声停止了歌舞。
画栋雕梁早晨飞过南浦的云,朱红帘幕晚上卷起西山雨雾。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阁中的帝子啊如今在哪里?槛外的赣江水啊空自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