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垫脚石,它包含很多方面。
节奏节拍对于我来讲一个比较大的难点,但是如果把节奏通俗化 生活化那就简单的多了。 毕竟艺术要来源于生活, 还要从生活中找寻 艺术的影子。 学歌的另一个关键是——识谱。 对于我们也讲具有一定 的挑战性, 因为识谱中包含着很多的音乐知识, 是一个综合性的体验 和学习的过程。要锻炼学生的识谱能力重要的一点是“多听,多练, 多做”才会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老师每节课有空的话都会找一些音乐放给大家听来让大家鉴赏。 第一节课,老师就放了马克西姆的《克罗地亚狂想曲》还有后来陆续 放了好多曲子,比如比才的《卡门序曲》啊,韩国李闰珉初恋专辑里 的《 river flows in you》肖邦的黑键练习曲等等。使我们不仅能够欣 赏到这些美妙的音乐 ,也能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融入其中。 其实我从小对小对音乐就有很深的感情和感觉,也欣赏过一些曲子, 爱听音乐的柔情和洒脱。 每当喜欢的音乐响起来的时候, 就像久违的 老朋友要见面之前心中满怀着期待, 当期待着某个段落乐章快要开始 时,都会不由得数着拍子等待,准备着情绪等待最喜欢的那一段,然 后跟着一起哼唱。跟每一个老朋友见面前所期待的感觉都是不一样 的。有悲伤,有欢喜,有激昂,有诙谐,也有轻佻,呵呵,就像每个 人给我的印象都是不一样的。 在我的生命里, 最可靠的莫属用音乐来保存记忆,每当听到以前某段时间印象深刻的音乐时
每当用心的听到每一种乐器的不同音色和旋律在一起交相融印 时,其实我还更喜欢把每种乐器分开欣赏,每听一首音乐,都会把中 间出现的乐器一个个分辨出来, 再通过它的音乐特性不断的对比, 脑 海里就会浮现出以前看过的这种乐器的音乐现场画面, 就像演奏器乐 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一样, 这让我欢畅和感慨不已。 有时候还会手舞 足蹈,正所谓:“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 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
上大学以来我也接触过几门乐器, 也参加了学校的管乐团, 选择 了长笛进行学习,已经有两年了,还有像弦乐里面的尤克里里啊,中 国的竹笛都有所学习。
令我感动的音乐肯定是有不少的,比如《卡农》 ,这算是大家 耳熟能详的曲子了, 它被应用到非常多的电影里面做插曲, 有好多版 本的,吉他和长笛版本的都很喜欢。给人一种温暖和永恒的感觉。 再比如说《卡门序曲》它分为很多章,每一章都有不一样的感 觉, 整个听下来给人一种奇妙而欲罢不能的感觉, 尤其是主旋律的轻 佻。还有斗牛士之歌后面那一部分,着实让人倍感鼓舞和骄傲。 再比如久石让的《 spring 》和《 summer 》都是比较喜欢的曲子,至 于天空之城, 我觉得虽然好听但是根本没有这两首的内在情感和表演 技巧来的撼人心脾。 更何况都被演奏的太多了。 Summer 曾是菊次郎 之夏的配乐,使人难以忘怀那种夏天的味道。
再比如说长笛曲《阿莱城的姑娘》还有《乘着歌声的翅膀》都着歌声的翅膀》都是长笛的考级曲子,我也很喜欢,很能体现长笛优美的音色,有一个 韩国的年轻长笛演奏家表演过得《帕格尼尼 24号随想曲》和《查尔 达斯舞曲》也是我很喜欢的曲子,这两首曲子曾被多次改编,长笛曲 就是由小提琴曲改编而来, 林俊杰和朗朗去年合作的 《灵魂的共鸣》 也有取材于 24号主题曲。
小提琴曲里面也有很多喜欢的,比如 《小提琴协奏曲》 那种 错落有致但又不失柔情的感觉,还有柴可夫斯基的 《 G 大调》 采用 变奏的方式充分的体现了小提琴多变细腻的声音和感觉。旋律很美, 而且感人之深,跌宕起伏的情绪穿插其中。
说道交响乐方面的一些喜欢的作品,比如《叶塞尼亚》里面为 人们所熟悉的旋律啊。 还有一些手机铃声都是改编自一些管弦乐的旋 律,比如说熟悉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啊,用来颁奖时候用的 《意 大利进行曲》像是一场盛大的宴会一样让人盛入其中。中国也 有很多让人交响乐可以让人感动。 比如说曾经在小时候热播的 《激情 燃烧的岁月》里面就有一个插曲是关峡的 《第一交响序曲》 里面的 旋律估计大家都听过, 确实让人能感觉到激情燃烧。 中间穿插的钢琴 让人不禁想起一些峥嵘岁月,中国的特有元素和红色元素尽显其中, 让人无比感动。 《红旗颂》这个每年阅兵都要用的曲子,自从创作以 来便深受青睐, 中间最感人的一段就是双簧管的一段独奏, 还有长笛 轻快的吐音。 当然 《红色娘子军》 交响配乐好像是几十年前就创作的, 听来振奋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