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独自一人在一家小店吃饭,我选的座位是在入口处,墙上贴着大大的菜单,有饭有面也有特色小吃。
当我快用完餐时,有位老爷爷步履蹒跚走进饭店,老板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他站在菜单前看了许久,从饭类看到了小吃类。最终用一句蹩脚的普通话点了一份猪脚饭套餐,然后缓缓地挪到了一个靠角落的位置,等待着他选择良久的晚餐。
也许是老人家眼神不好,又或者是在顾虑什么,他点菜的时候在我身边站了好久,感觉他是在盯着我吃饭。当他坐下的那一刻我浑身自在,毕竟一个孤单的人在吃饭时是很介意被打扰的。
吃完饭我走出饭店,走在这个老龄化严重的不知名的社区(据说以前是个村)。我想起了有位朋友几天前和我说,她一到50岁就自杀因为她不敢独自面对老年生活。起初我还以为她只是因为原生家庭的抛弃或者是近年多段感情不顺而放弃人生。直到今晚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老了,不再有如今的活力,脑力渐渐退化,开始成为家人乃至是社会的负担,我该如何选择?
我此时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我的外婆,值得庆幸的是家中长辈对他们的关怀还是到位的,并且在他们那个年代还与计划生育沾不上边,家里还说的算是人丁兴旺。可是到了我们父母这辈就搭上了计划生育的首班车,开放二胎时我都已经出来工作了。所以我们这代人最爱说的话就是压力虽然很大但是却得扛住,因为我们不能死也不敢死,毕竟家里就一个孩子。
在我思绪万千时,我发了条微信给我朋友并表示同意他那天的观点。话过几巡,我早已不再对我该如何选择面对衰老这个问题有过多的想法,很多的是对那些孤寡老人的一种悲悯之心。
孤寡老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我人生字典的时间大概在21世纪初,也就是200几年的时候。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每周三都要和同学被老师“强制”派去社区敬老院做义工。也许是当年遇到了“黑敬老院”或者是当时的条件就那样,我从那以后将“敬老院”列为禁地,一个我永不想踏足的地方。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我没有爱心,而是当时那些孤寡老人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一群在敬老院又哭又闹的奇怪老头老太。几年前有看过许多文章及影视作品是关于养老院内虐待老人之类的,做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刘德华演的那部电影叫《桃姐》,电影可谓是真实再现了我小学时的见闻。
随着社会发展,关于养老项目这块香饽饽已经进入了资本的视野。不知不觉,中国也已经步入了老年化社会,也许身为年轻人的我们觉得老龄化这个词离我们甚是遥远,但是我们却都被这个问题困扰着。比如说一大早拖着疲惫的身体去赶早高峰的公交车,本想在抵达工作地点前能把身体交给公交车的座位,再充一会电。谁曾想车上百分之7、80都是老人,年那些稍微年轻了点的老人也都站着,座位,那在此刻你的获取难度就如同中大乐透。为什么我举大乐透这个例子,毕竟还是有中的概率。而你获得座位也是有概率的,比如你是孕妇或者突然晕倒了。老人们肯定都会伸出援手,毕竟我们都在经历他们大多数人所经历过的事情。
如果你不幸在你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的期间都没法与大奖“结缘”或者有什么奇迹发生(高峰期来了辆空车)。请别埋怨那些老人为什么要和年轻人抢资源,也许他们的生活方式如此,毕竟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值得尊重;也许他们是真有事要去办(见多年未见的朋友,上老年大学等);也许他们只是想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找回一点青春的感觉,毕竟他们也曾年轻过,我们也终将会老去。
“老之将至时你将如何选择?”写到这里我仿佛有了答案,那就是先先把握好自己的青春,有空常回家看看老人,尊敬、关爱、理解外面那些看似“奇怪”的老头老太们,也许坏人变老或者老人变化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是扪心自问,现在的我们做的又有多好呢?我们就一定能在老的时候拿到好人卡吗?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我会有其他的答案,希望这个答案不会太糟,毕竟夕阳也是有光芒的,只是我们只看到即将来临的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