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行动不幸福》

赵昱鲲,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幸福科学实验室副主任,在全国推广幸福教育、幸福企业,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开发出一套适合中国人的幸福方案,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应用的领头人之一,师从"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

无行动不幸福,主要是聚焦于行动。全书内容与他主讲的积极心理课程紧密相关,可以说是课程的细化和补充。

第一章认识真正的自己

自我其实是不断迭代、进化的过程。自我来自于生物基因、性格基因、文化基因以及在社会环境中不段变化的自我。

[if !supportLists]1、[endif]如何才能变得更好?

[if !supportLists]1)[endif]、能力感,有自信、有能力去寻找更高级的挑战。有意愿并有人支持的时候,会更愿意行动。(与世界的关系)

[if !supportLists]2)[endif]、关爱感,爱别人的能力。(与别人的关系)

3)、自主感,自己拥有掌控感的能力。(与自己的关系)

2、我是安全的。

童年时期形成的依恋模式会烙印在身体、情绪中,虽然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但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安全型的父母,把自己当成孩子。

3、要做一个成长型思维的人

成就/能力=天赋*努力的平方

4、怎么获得高自尊?1)、积累成功;2)、调整成功的期望值

5、怎样走出完美主义?

在生活中我们去追求最优主义,接受过程中的不完美。

第二章建立你的关系

[if !supportLists]1、[endif]人际需求,不否认,不压抑。

[if !supportLists]2、[endif]建立自主关系的时候,有重点,有选择。

3、课题分离对于中国人特别是家庭特别难,要做好经济独立的准备;要用我来做表达,坚定自己的表达。父母能否改变是他们的课题。

4、掌握表达爱的能力。积极回应和消极回应。

5、热情回应对方;太好了,太棒了。建议:三明治沟通法。

6、积极的职场关系。

7、高质量链接。不需要考虑多少人有友谊,注重每一个当下的互动质量,尊重、信任、支持性互动。

第三章掌握科学的行动方法

1、价值观是对事物价值的排序

比如说沉船练习,对自己价值观有清晰认知的人,才能做好当下每个决定。

成长型价值观让我们向上生长,保护型价值观让我们向下扎根。

2、发挥优势与弥补劣势

优势不是具体某件事情,而是做事的方式。英语学习这种知识型的优势在特定的情形下有用。

3、制定更好的目标

顶级目标,中级目标,基础目标。

4、用科学方法提升意志力,在一定的时间里,总量是有限的。把意志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或是善用微习惯,不要给自己思考的时间。

5、乐观不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有的应对策略以及努力后的可能性。

要比如小确幸来激发自己的积极情绪,对于消极情绪也不要逃避,可以“我可以。。。我承认。。。我接受。。。”

6、我们为什么有压力,压力包含了这个事情的要求,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的期待。敢于直面困难,解决困难,给家人朋友倾诉,“表达性书写”都可以环节,即使失败,获得成长和意义感会让我们更强大。

7、爱上运动吧,可以让我们更快乐、更专注、更聪明、更抗压、更成功。

第四章自我实现

[if !supportLists]1、[endif]怎样度过这一生呢?

自我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可以在亲社会性、自尊上获得。

[if !supportLists]2、[endif]怎么帮助别人呢?

先帮助亲朋,再向外辐射;可以一大块时间帮助胜过零零散散帮助;量力而行不要掏空自己能量。

[if !supportLists]3、[endif]钱与幸福的关系。

钱非万能,但金钱确实能解决80%的困难,并且赋予我们更多的物质满足,但不是说金钱与幸福感成正比,待金钱到一定水平后,与幸福相关的更多是人生意义、自我价值等内心诉求。

钱要怎么花?把钱优先花在占用时间最多的领域;学会花钱买时间。很多小快乐要大于少数大快乐。先付钱,再消费。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更幸福。

4、如何活出人生意义感?

去利他;去敬畏;去整合。

最后,幸福是一个动词,是一个过程,真正的成长来自于挫折之后的抗争。

总结:这本书写的很好,是让我对很多事情思考有所依据,也是他关于积极心理学多年所学的一次总结及讲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