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里面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有一个人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间中闭门不出,其实也很希望到外面去,像正常人一样拥有一份工作。他很想改变目前的自己。
并且他的朋友也担保他是一位非常认真并且对社会有用的男人。但是,他非常害怕到房间外面去。只要踏出房间一步马上就会心悸不已、手脚发抖。
那么他不愿意出门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通常会认为可能是他他小时候的家庭环境,可能从小就在父母的虐待下长大,从未体会过人间真情,所以才会惧怕与人交往,以致闭门不出。又或者在社会上受过心灵创伤,所以不愿意出门。
也就是说我们认为他在过去有些心灵创伤或者其他的什么原因。结果,他无法再到外面去。现在他不出去的结果是有过去事情的原因所决定。
阿德勒否认过去决定现在,原因支配结果这样的原因论,阿德勒认为他并不是因为不安才不愿意出门的,事实刚好相反,他是因为不想出门而制造了不安情绪。也就是说,他先有了“不出去”这个目的,之后才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制造出不安或恐惧之类的情绪。
他是自己乐意把自己关在房间的,他是自己主动选择不愿意出门的。因为不出门让他更舒服,不出门可以让他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小心翼翼的照顾。可以让不沦为无人关注的大多数。所以他是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自己选择不出门的。
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之所以不幸就是因为我们只一味关注着被给予了什么。而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的不幸是因为我们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还是拿那个不愿出门的男人举例子,他不愿意出门是因为他觉得他不出门是善也就是有好处,因为不出门可以让他得到父母的关注,避免社会竞争,让人更轻松自在,所以他自己选择不出门。
也就是说我们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不幸。这既不是因为我们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而是因为我们认为不幸对我们自身而言是一种善。所以我们选择不改变。
阿德勒认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完全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与其他人、与以前发生过什么,都无关。所谓生活方式是我们的性格、我们的行为规律、你怎么跟人交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世界。从狭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性格;从广义上来说,包含一个人的世界观或人生观。或者可以理解为人生的状态。
我们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我们只不过是缺乏勇气,重新选择生活方式的勇气。人都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你的不幸都是因为你自己不好,是你自己下定决心不愿意改变我们心中那个善,不愿意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方式,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不幸。